叛乱,大宋的江山还怎么能稳定下来。dangyuedu.com
点点手中的纸,穆桂英看向王兰英说道:“王家姐姐,关于这一点,我想皇帝不一定会同意。所以,我要在后面加上几句话。就是关于‘九州九寨联盟’自成一军,可以同意。不过,朝庭要派下一位官员,拥有行使监督的权力。而且,这位官员要每到一定的时间,就要调离,换上新任官员。”
“负责监督的官员?”王兰英一想到,身边要有朝庭的监督,心中很是不舒服。可再一深想,王兰英就明白穆桂英所加的这几句话,是最为妥当不过的。也只有这么办,九州九寨的兄弟们才会让宋朝的皇帝放心地组建成一支军队。
看了看穆桂英,王兰英心中暗叹,自己虽然与她在性格上,为人处事上有些相像。可两人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就拿眼前之事来说,她王兰英就想不到这么多。
心中佩服穆桂英,王兰英对她的好感也是越来越多。而接下来的商讨中,王兰英也认真地听着穆桂英的分析,还有她做出的补充。直到两人的肚子发生‘咕咕’的响声,两人才相视一笑。
知道穆桂英不易过渡劳累,王兰英也很有做姐姐的天份,虽然她是独生女。硬是看着穆桂英躺下休息,王兰英才离开房间。并来到厨房,吩咐大厨们做一些对怀着身孕之人有利的吃食。
待穆桂英再次有了精神,王兰英才与她继续商讨。杨宗锋见自己也帮不上什么忙,便找张立打猎去了。因为杨宗锋可是记得杨宗保对他的嘱咐,穆桂英吃烤野鸡了。
没有理会杨宗锋的踪迹,穆桂英可是专心地研究着。终于经过了一整天的时间,整理好了关于招安各项事项。当然,这些只是穆桂英所拟定的大纲,至于详细的内容,还是交由朝庭处理为好。
在穆桂英休息的时候,王兰英也拿着这些事项,与还没有离去的众位寨主看了下。经过王兰英的解说,众位寨主都同意的穆桂英也设定这份‘招安书’。同时,在他们的心中,对这位大着肚子,却拥有如此智慧的女子,深深感到了佩服。
也是因为此事,在之后与南国的对峙中。九州九寨的寨主及他们的手下的兄弟们,都是尽心尽力地帮助平叛大军平叛,最后终于取得了胜利。当然,这是后话,这里就不在讲了。
待第二日,穆桂英心急,便让杨宗锋先拿着这份她拟定的‘招安书’,送到柳州。由杨宗保亲自过目之后,再以最快的速度送回汴梁城,呈给赵恒,由他来做最后的定夺。
不说,穆桂英等人在广南西路忍心地等待。汴梁城皇宫中的赵恒,看到这份‘招安书’还有杨宗保及穆桂英所呈上的解说信件,这心里可是非常之高兴。而在群臣之中宣告此事之后,以寇准、八王爷等重臣,也一致认为杨宗保、穆桂英之所想,对大宋朝有百利而无一害。
赵恒也是心急南方的战事,见大多数的大臣都同意此事。便开始让众人商议‘招安书’中的事项,做最后的定夺。而就在这时,隐忍许久的丁谓开始有所动作了。眼见着杨家又要立功,丁谓怎么能甘心。
而待寇准、八王爷发现丁谓的意图之时,却是已经迟了。无奈之下的两人,再次登进了天波府的大门。而在朝庭的‘招安大臣’出发的前一天,一封家书,也由天波府飞往了柳州……
第一四六章 还有个女人
无论汴梁城发现了什么样的事情,远在柳州的穆桂英是不得而知的。
杨宗锋虽然早早是回了柳州,可穆桂英却是被王兰英留在铜鼓寨五六天。要不是杨宗保接连几封信,王兰英还不想放人呢。而回到柳州的穆桂英,也没有闲着。因为她有心里还藏着,从交趾国前太子黎明义那里知道的南国之事。
对于黎明义,穆桂英还是有那么几分真心地佩服。虽然交趾国不是很大,可黎明义毕竟曾是太子。可当他所在的王朝被推翻之后,黎明义却能以平常心相对,非常的不容易。虽然黎明义一直以自己根本就不喜欢做太子,做皇帝为借口,可穆桂英还是认为他是个人物。毕竟从低到高很容易,从高到低,一般人都是无法接受的。
不过,穆桂英语气之中对黎明义的推崇,让杨宗保很是吃味。现在的杨宗保已经渐渐成熟起来,在外人面前,就是第二个杨六郎。可面对自己的家人,特别是穆桂英与杨文广时,杨宗保与之前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杨宗保对穆桂英不敢多说什么,可对于杨宗锋,他可没有那么客气。趁着穆桂英没看到之时,便阴狠狠地瞪了一眼杨宗锋,怪他没有守护好穆桂英。以至于让穆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