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来到湘军大营前,就进入了山上火炮的射程,对我威胁很大,必须先打掉湘军部署在山上的火炮。”
李世贤思索片刻,说道:“要打湘军火炮,要么派步兵仰攻,要么使用重炮远程轰击。团炮兵连最大的火炮就是75mm野战炮,对此无能为力。
“要打,只能用105mm榴弹炮。这次打渌埠镇,师炮兵团配属给我们1个炮兵连,有4门105mm榴弹炮。于其派步兵劳心劳力仰攻,干脆使用105mm榴弹炮压制湘军火炮算了。”
王玉宝想了想,说道:“行得通。攻打湘军营垒,使用75mm野战炮就行了。压制山上的湘军,就得上105mm榴弹炮。我们把炮阵地前移,使用望远镜观察火力打击效果,可以尝试1下!”
革命军口径最大的火炮,为最新研发的155mm榴弹炮,射程可达十公里。这种炮后座力很大,过于笨重,主要装备给海军使用。
105mm榴弹炮,对于革命军6军步兵师来说,大部分情况下完全够用了。火炮的性能不仅取决于自身,还取决于通信技术。
按照杨烜的设计,炮兵为取得最好的打击效果,应该在目前附近设置观察所,在炮阵地附近设置指挥所。观察所可以随时观察炮击效果,再把炮击误差实时传递给指挥所,方便指挥员随时修正射击诸元。
随着革命军火炮射程的增加,观察所与指挥所之间的距离也在增大,有时候可达5公里以上。炮兵们想出了灯光、旗帜、骑兵来回传递消息等多种通讯方式,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观察所与指挥所之间的通讯问题。
而炮兵修订射击诸元,需要大量的信息交互、信息传递,急需1种更为方便、快捷、直接的通讯方式。
杨烜指示帝国大力开展电磁研究,以发明1种可实时通话的声音装置,为此投入了大量经费。这项科研计划,被杨烜命名为“电话计划”。
在人类历史上,公认的、可实用的电话发明于1875年,由美国发明家亚历山大·贝尔和他的助手沃森发明。
但在1859年,德国科学教师兼发明家约翰·菲利普·莱斯,已经发明了原始的电话。莱斯的电话并不完善,能将声音传输到100米的距离,这1“电话装置”曾在法兰克福物理研究所公开展出。
这种电话有1个致命的缺点,只能在1个方向上传输,只能由1个人讲、另1个人听。
但莱斯的电话,总体思路仍是正确的。只需将莱斯电话的电流方式由间歇电流改为连续直流,就能解决连续通话问题。只需改善莱斯电话上的材料,就能传播更远的距离。
革命军进行统1战争,催生了许多新科技,电话正是其中之1。目前帝国电学研究所已经制作出了电话模型,正在大力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