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1850再造中华 > 第626章 意生寺之战

第626章 意生寺之战

黄梅县城东有1座名叫化城山的小山,意生寺便位于化城山上。化城山是座小山,主峰高出地面不过几十米。但在平原上,这座小小的山峦,便具有了很大的军事价值,为兵家必争之地。

元末时,朱元璋曾驻军化城山,与陈友谅大战。这座化城山也成了朱元璋的福山,帮助朱元璋打败了陈友谅。

后来,朱元璋称帝,即为明太祖。回想战争时期的峥嵘岁月,朱元璋对化城山印象深刻。他大笔1挥,写了个“天下第1山”的匾额,派人送到意生寺,命寺僧悬挂。

这座高程只有几十米的小山,就这样成了大明第1山。意生寺便修建在化城山上。

化城山4周环水,被1条护城河包围。这条护城河,实际就是明末战争的遗迹,由朱元璋的明军挖掘。

多隆阿认为,意生寺是天然的堑壕,易守难攻,地处革命军西进的必经之路上,他亲自镇守此地,在山上修筑石垒,作为大营所在。大军围绕着化城山,连营近十里。

他虽不读书,却悟性极高,是8旗中少有的帅才,也是湘军中的名将,比鲍超有过之而无不及。

多隆阿麾下1万3千人,军纪严明,营垒颇合章法,防御工事严密。其中,有6千人的马队,是多隆阿的嫡系,是湘军中的重要机动力量。

意生寺之南,则为童司牌,地位同样重要。童司牌左右皆湖,靠近长江,如果河水暴涨,革命军海军随时能从长江中开进来。

多隆阿请都兴阿4千马队、孔广顺5千绿营步兵,由都兴阿统1指挥,共同守卫童司牌。为了拦截来自长江的革命军海军,都兴阿在童司牌河中架设3座浮桥,在桥头修筑营垒,布设炮位,防守颇为严密。

很快的,1直在长江北岸按兵不动的革命军步1师,开始向西推进,逼近意生寺、童司牌扎营。奇怪的是,步1师像以前那样,并未对意生寺、童司牌处的清军发动进攻。

这种大战之前的宁静,使久经战阵的多隆阿颇为疑惑。按经验,革命军作战节奏很快,1旦发起进攻,往往迅疾如风,令敌人无法招架。

按经验,革命军作战务求全歼敌人,把迂回包抄、分进合击的战术用得炉火纯青。

多隆阿不禁起疑,担心革命军在背后搞小动作,派人包抄他的背后。他派斥候加强侦察,又收缩阵地,向北翼调派兵马,方便自己突围。

如今已是8月,天气溽热不堪,1年1度的雨季也姗姗来迟。看情形,大雨将至,河水也将暴涨。届时,革命军海军铁甲舰就能沿河进入童司牌,袭击驻守童司牌的清军。

童司牌的都兴阿,是满人亲贵,虽然为人骄横,但还是靠得住的,不会投降革命军。

但是孔广顺就不好说了。他本人官场不顺,被曾国藩从湖北提督的官位上参了下来。所部绿营本就军心涣散,1场火药误炸事故造成几百名官兵死伤,就连长官王国才也被炸死,人心犹自不安。

革命军虽然按兵不动,却对湘军发起强大的宣传攻势,宣称左宗棠已率楚军投降、曾国荃已率吉字营投降。又说革命军优待俘虏,劝清军尽早投降,不要妄想抵抗。

左宗棠投降,已是人尽皆知。可若说曾国荃也投降了,未免有些骇人听闻。谁不知道,曾国荃是曾国藩的亲弟弟。他要是投降了,置曾国藩于何地?

革命军的宣传,对清军士气打击极大。多隆阿按捺不住,不愿再消极防御,派兵试探性进攻革命军。革命军防守严密,多隆阿无功而返,反而折损了许多兵马。

次日,多隆阿的斥候相继回报,说吉字营确已投降,又发现长江南岸的革命军大举渡江,大有借蕲水切断清军退路之意。

多隆阿大惊失色,没想到革命军的动作这么快,不出手则已,1出手就要取人性命。他急忙做出反应,暗中命令麾下各部队准备突围。

革命军很快便查觉出了异样,1面向意生寺以北部署兵马,准备迎头拦截多隆阿,1面从正面发动猛攻,牵制多隆阿的主力,防止其突围。

步兵第1师负责从正面进攻意生寺。步1师之前经略皖北,接连剿杀苗沛霖、胜保两个枭雄,收降捻军、庐州团练,结束皖北乱局,威震敌胆。

之后,为配合步4师、步5师围歼楚军、吉字营,步1师在皖北转入防御,1边休整,1边补充兵员。经过近1个月的休整后,步1师齐装满员,士气高涨,官兵个个求战心切。

1团是1师先锋,1路佛挡杀佛、神挡杀神,不到3天就杀到了意生寺外。这里营垒坚固,以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