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你随我来。”
说罢当先走进内室。李秋水忙跟上师父,卧室内,逍遥子将床下踏板拆开,又将厢床侧面板也拆开,李秋水迷惑不已,又想,师傅做事总是有他的道理,也不开口询问。只在一旁静静等候。直到整张床被拆的面目全非,留下靠墙的那一面木板时才罢手。李秋水忙举着烛火帮师父寻查。只见那木板下方接近地面的地方有个突出的木屑,极是细小,颇像铆钉之类,颜色比师父所用黄梨木板稍浅,若不仔细实难发现。逍遥子蹲下身形,伸出右手轻轻扭动那木屑,李秋水心中疑惑更多。
只听扎扎数声,那原本完整的木板已从中间裂成两半露出一个小门。逍遥子当先走进,李秋水也距举着烛火走进,逍遥子回头道:
“秋水,把烛台放下吧,里面自有乾坤,无需这些。”
李秋水忙将烛台放在桌上,紧随师傅身后,逍遥子不再多言,缓步而行。原来这甬道似乎是在山石中刻凿而成,可容三四人并排行走,宽敞无比,四周石壁皆打磨光滑,却有无数宝石明珠镶嵌其上,璀璨明亮。虽种类繁多,数目也不少,却丝毫不显拥挤,甚至隐隐排成各种繁复图案。李秋水看得呆了,暗想前世自以为将那琅嬛福地装饰不俗,跟此地一比,天壤之别,这里虽说光彩夺目,却也并非只有宝石的映衬夜明珠的亮光,却很似宝石反射阳光般流光溢彩,看来另有玄机。不多时,走出甬道,眼前豁然开朗,竟然是一所院落,规模不小,再抬头看天空,似乎有云彩环绕,却又明亮非常。已是不解,也不多做询问。
二人走到院门前,只见那门造型古朴。却又不失威严,门匾上书:天,却无对联之类。逍遥子见小徒弟呆愣的表情,不禁好笑,带她走了进去。边走边解说。这院落实在是大的出奇,外看没似乎只是个三进院落,里面却是不然,层层叠叠,竟有十多座小院,又各自相连,每个院落都自成一体,从房屋布置到院内格局陈设,再到花草鱼虫都风格均已,似是这里居住的人都各有不同一般,李秋水茫然不解,就算是师父喜欢花花草草,也不可能样样都喜欢,而且这里的布局每个院落都不同,甚至有的院落多布陷阱机关,这与师父性格极是不和。若说不是师父所布,那这里又不见生人,这院落甚是整洁,又如何解释?逍遥子也无意让小徒弟费神乱猜,便主动说道:
“秋水,这里本是师门前辈隐居之所,很少有人知道,平时都是些门人打扫,那些门人都是奸恶之徒,被师父用师门秘药坏了神智,已是废人,只会听我们吩咐,断不会传出去,师门之前兴盛时,人丁众多,又不愿出世的,便在这里隐居,我师门本是鬼谷门下,后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独尊儒术,千百年来,不少的门派归于我门。也是我门广纳百川,战乱之时对其多有庇护。故此才有今日这般光景,这院落中有一处是创立咱们门派的先祖所建,至今无法打开,这次带你前去观看,希望能有所收获。那个院落我只打开大厅,便知晓了本门来历,其他却始终不得其法。逍遥派师承来历,历来只有掌门知晓,但师祖又有规定。若是掌门心怀天下,或是不安于山中隐居,那这秘密便不能被他知晓,只能被妥当之人得知,日后再传给下一代掌门。我之前的掌门就未得此消息,还是师祖身边的哑仆带我去一个地方,这才得知。你师兄心怀大志,总是要有番作为的,倒是你极为合适,你且随我来。”
作者有话要说:
☆、不管鬓霜羞
李秋水心中咋舌,这是何等大秘密,为何前世竟是一无所获?是了,前世自己三人忙着争风吃醋,师父怕也是心中烦恼,自是不会提及吧。不再多言,只随逍遥子脚步,步入一所庭院。猜测大概位置,应该是整座建筑群的中心。只见门板上一层厚厚的灰尘。此时院门紧闭,逍遥子上前将其推开,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这门竟是精铁所铸。二人走进,院落不大,四四方方,只是院内的石板错落有致,似是图案,看不太清楚,李秋水匆匆看过,也不停留,只随着师父步入大厅。只见厅内供奉无数神派,各种文字都有,很是繁杂,一时也看不清楚,逍遥子在一边招手:
“秋水过来,看看这玉盘”逍遥子招呼李秋水看房间角落石台上一个圆形玉器,只见上面有无数细小的四方玉快,可轻轻滑动,并不掉落,这玉石是镶嵌在石台中央的,多年未动早已落满灰尘。李秋水忙将手帕拿出来细细的擦试一遍。
“想是这玉盘中的虚只要摆放适当,便能有所获吧,为师参透多年也解不开这玉盘,只怕大限已到,这才急着将你带来,这其中的秘密你只需参详即可,若是下一代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