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明郑日不落 > 第二十九章:甘辉

第二十九章:甘辉

距离火炮成为战场主导者还有很长时间,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十七世纪中期,不论是东西方的战场上,火炮都不可避免的成为了交战双方的重要武器。158txt.com

尽管野战仍旧是骑兵的天下,可是在守城战中,以火炮为首的火器已经取代了弓弩等远程武器,成为了城池防守的主要武器。

福建不比北方平原可以任由骑兵大兵团驰骋,入闽道路的险峻一程度堪比蜀道,许多地方往往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如仙霞关这种险地只需驻兵五百炮十门,便能依托地形阻滞万余敌人,敌人若强攻则必须付出惨痛代价才能得手,更多时候还是望关兴叹。

福建士兵身体素质与作战经验都比不上北方边军,更不是满清鞑子的对手,不靠武器装备拉开差距恐怕连守住福建都很困难,更别说中兴大明了。

安东尼家族在澳门有自己的船也同巴达维亚的荷兰人以及吕宋的西班牙人有密切联系,他是知晓火炮重要性的,对郑森要创办火炮工厂还有建立炮兵学院的举动很是惊讶。

不过惊讶之后,安东尼却很高兴,他在澳门出生长大,见过太多大明人士了,底层的百姓或许对西洋玩意不怎么排斥,普遍接受使用并进行模仿改造。

反而是地方上的贵族也就是士绅地主和中央以及各地的官员对西洋事物持以拒绝态度,即有对西洋物品技术感兴趣者,也多浅尝而止,只作拿来主义,别说研究欧洲的文献制度等,就连创办学校这种都不曾有过。

在安东尼看来,大明王朝的学院只教授儒家知识太过狭隘,这种单纯研究哲学的学院不应该遍地都是,毫无疑问大明的繁荣是畸形的,如果不进行改革这个庞大的帝国只会倒在它争相迭起发动起义的百姓中。

现在已有这个征兆。

郑森开明之言行举止让安东尼认定这个妹夫将来会有所作为,他决定倾力相助,也是为自己和自己的家族投下赌注。

邺山上,郑森伏案夜书,他正在给南靖大营的郑芝龙写信,告知自己已经得到黄道周的承认,正是拜入黄道周门下,同时向郑芝龙大致说明了铁模铸炮法的优劣,没说是自己弄的,而是将功劳推到了董腾身上,最后是在石马镇设立炮厂以及炮兵学院。

“父亲亲启,父亲在南靖领兵讨贼,儿子本不愿打扰,今幸得先生收入门中,不负父亲所望,其中原由是...”

写完给郑芝龙的信,郑森意犹未尽,想到了被送到他这边的堂弟郑肇基。

“二叔在登州做水师总兵,北方流民遍地,许多涌入还算安生的山东求活,可否...”

如此想着,郑森不禁自顾自地点头,须臾后提笔再书。

“这封信待台湾之事落定再送到登州去罢,不然说话没有分量就算二叔素来喜我,也不会答应的。”

...

郑森来邺山就是为了拜师黄道周,如今既以拜师,目的已达到,即便仍要维系住邺山上的关系,平日读书辩论听学一个不落,但他终究是有时间腾出空来进行自己的事情了。

石马镇,这个位于海澄旁边的镇子繁盛不输寻常县城,以至于多有闽南闲汉聚于此地混饭吃。

甘辉就是其中一个,他是海澄人,因着受到族长并着村里贤老的欺压,负气离乡来到海澄讨生活,为人颇好侠义,在海澄漳州石马等地辗转寻活。此时,他正倚在街边门板上,眼睛高高眺着朝门里看去。

“蒙大家赏脸,各位都是这漳州海澄一等一的好汉子,我郑肇基既为招募勇士而来,岂能负了大家?店家,速速上酒菜来!”

这间石马镇上的酒馆内,一楼大堂坐满了糙汉,粗略计算至少有百十号人,而被众人众星捧月围在中间的则是个年纪轻轻的黄口小儿,看着穿着打扮是富家子弟没想到竟会来这等下流之地,和他们这样的泥腿子混在一起。

甘辉不禁想到,而后嗤笑了自己一声,什么下流之地?也没见那些个大老爷上流多少。

只不过,这厮说自己姓郑,莫非?

果然,没等甘辉细细琢磨,他就听到了门外之人议论起里面众人来,从他们口中得知了这是登州水师总兵郑鸿逵之子郑肇基,此来的目的则是招募勇士,听说是给郑肇基堂兄,如今得拜黄道周门下的福建总兵郑芝龙之子郑森做护卫。

这可是个美差,怪不得有这么多人来。

甘辉也忍不住心动,在闽南这块地方,郑氏的招牌甚至比大明朝还亮,如能攀附郑氏...

想到这里,甘辉大步走入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