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天涯之踏上征途 > 第十七章 铁面无情

第十七章 铁面无情

各派掌门回山之后,陈精炜三人继续在路上行侠仗义,不一日来到峨眉脚下,时至初秋,天气也转瞬寒风阵阵。kanshupu.com峨眉山下礼佛之人甚多,山上钟声响动,杨文彪说道:“大哥、三弟不如我们上山瞧瞧峨眉山上的尼姑长什么样?”陈精炜闻二弟如此说,便道:“二弟上山可以,但不可造次。”

三人说罢,便上的山来,一路上风景如画,峨眉山站岗的弟子们男弟子威风凛凛把守右山门,女弟子英姿飒爽把守左山门。陈精炜三人见状,从右山门上去。一路之上猴子窜来窜去,山下弟子通知九凌师太,九凌师太闻之,派弟子出山相迎。

陈精炜三人上山之后,九凌师太见是三个愣头愣脑的毛头小子,不觉厉声呵斥道:“三位少侠,上我峨眉何干?”陈精炜三人看九凌师太丰腴的身材被一件灰色的道袍遮住,处处透着威严和掌门该有的霸气。陈精炜听九凌师太如此说,便道:“师太,我等兄弟三人闻峨眉山佛寺甚多,便上山瞻仰,别无他意。”

九凌师太闻听此言,便说道:“文清、无音带领三位施主到处走走。”吴文清和刘无音听师傅叫他们,当即应道:“是,师傅。”随后,九凌师太对陈精炜三人说道:“三位,就由我徒儿随你们上山游览吧。”由于吴文清是女的,所以一路上都是刘无音和江英杰在前开路,陈精炜和吴文清居中,杨文彪使双枪殿后。

陈精炜和杨文彪三兄弟一路听着吴文清与刘无音的介绍,了解了峨眉山的渊源和历史。不远处赫然出现了一座大雄宝殿,殿内供奉着普贤菩萨,两侧站着招财童子,吴文清介绍道:“这是洪武年间所建,由洪武朝的军师姚广孝亲自督造,花了四年零九个月才完工。”

刘无音接着说:“传说普贤菩萨曾于此地显灵。”三人看了刘无音所指之处,叹道:“不愧有神仙出没,真是仙山呀!”三人游览了几日后,要下山去别的地方了。三人下山正在一个酒馆喝得正欢,陈精炜看到杨府和江府的家丁一路打听江杨二人的下落,陈精炜三人上前一问才知,原来是江夫人和杨老爷思念儿子,特地找来。

江英杰和杨文彪与陈精炜告别后,陈精炜只能独自上路,一路上陈精炜也扶危济困,这一日正走在崆峒脚下,崆峒山下众弟子因巡逻累了,三五个弟子在陈精炜落脚的客栈喝酒。陈精炜酒醉之余,一个手握铁剑的少年进来就对掌柜的说:“掌柜的,我要一间上房。”众人看了一眼他手中的铁剑。

崆峒派弟子看了少年手中的铁剑,不觉脱口而出道:“这不是最近到处行侠仗义,还处处标榜是勾魂夜叉的徒弟。”这时一个弟子就说道:“莫不是江湖人称铁面无情的王成。”楼上众江湖人士听闻此言,纷纷挤着欲一睹铁面无情的风采。

铁面无情王成住下之后,顺便在客栈点了一些吃的,不一会,菜便上来了,有酱牛肉、酱肘子、熟羊肉等,陈精炜见王成要在大厅喝酒,也想交个朋友,便将桌上自己未吃完的菜搬了过来,王成见状,也不说话,只是一个劲啃着酱肘子。丝毫不理会陈精炜。

陈精炜看了一眼铁剑,又看了王成一眼说道:“兄台,交个朋友,可好?”王成这才抬眼打量着身边之人,只见他约莫二三十岁年纪,腰间插着一柄似刀非刀的利刃,脸上白白净净。便说道:“好吧,我们就此结为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如何,兄台?”陈精炜见此,说道:“只是缺少香烛祭品。”王成道:“这有何难?”说罢,便向店家讨来香烛,就将桌上剩下的猪头肉结拜。不过半晌,两兄弟互诉衷肠,原来王成家乡遭遇倭患,王成的父母也在抵御倭寇的斗争中殉难,因此王成很小便成了孤儿,四处流浪,幸而后来遇到勾魂夜叉,只不过将勾法改为剑法而已,王成也跟随勾魂夜叉左右。

陈精炜听完王成的遭遇后感觉似曾相识,曾几何时,自己若不是遇见恩师无相道长,可能现在也还是到处流浪。想着想着,不免热泪盈眶。王成见状,说道:“大哥,不必如此伤感!”陈精炜说道:“同是天涯沦落人,怎能叫我不伤感。”说罢,眼泪又刷刷的掉了下来。

两人边吃边聊,直坐到三更时分,才回房休息。而陈精炜一夜未眠,翻来覆去,回想往事,却想起父母双双惨死于倭寇刀下的场景,每每想到此事,便辗转难眠,好不容易捱到五更,天空发白,才悠悠醒来。两人继续上路,看到路上又看到少林发出的武林帖,王成看了看武林帖的内容,还和从前一样,广招武林人士剿除倭寇。

魔火神宫中,门主佐藤信一听说少林又发武林帖,便说道:“中原武林无人矣,数次广发武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