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侠王护国传 > 第四回 剿白莲冒认官府 毁圣教祸起萧墙

第四回 剿白莲冒认官府 毁圣教祸起萧墙

您的家人现都去哪了,为何青天白日都关着门?怎么我们方才正想上山,山上有位樵夫慌慌张张下山,不知道山上发生何事呢?烦请婆婆告知。”

婆婆道:“老实告知客官,老妪家中之人都全被抓去了。这里是东莞县长安堡,位于东莞县城西南,属广州府辖地。这座山山体状如莲花,故此名叫莲花山。此为西条北行主山,分二支:第一支西北行为天平山,折东北行为大石牯山、牛屎坳山、蓢基岭,那附近便有荔枝;西北行为曲岭,北行为桂子岭,西北行为狗门岭,至增埗村各山,这附近便是白莲教占山之地。因为最近官府要围剿这白莲教,故此此山百姓都能避则避啦。老妪年老体衰,都实在走不动了,在此听天由命等死罢了,莫连累他人。”鲁俊怒道:“是谁抓了老婆婆的家人?”

老婆婆道:“!我家人今早都被官兵抓去,说要给他们烧火做早饭。老妪没用,就没被他们征召去。哎,其实以我这老太婆说,山上白莲教这伙大王也就是二十多年前在赣南粤北造过反,来了这东莞莲花山后也没惹过事,与当地官府老百姓都相安无事,为何无缘无故又去围剿他们呢?”鲁俊默然,心想:“这大明朝的官兵在浙江打倭寇的时候没能耐,在广东欺压百姓却是大显身手!”这下鲁俊却是冤枉了大明官兵了,在浙江剿倭不力的确是官兵的不是,但在广东欺压百姓的却不是真官兵,此话怎讲?待说书人一一道来。

原来这这广东省广州府东莞县西南部有座莲花山,山上有座白莲峰,乃是白莲教总坛所在。时任教主杨顺我和左护法杨者昌为前任教主王子龙的儿子。这王家是为大宋杨家将干儿子八郎杨延顺,即王英之后。兄弟俩皆武功高强,习得祖上杨家枪法,也都善使匕首。哥哥杨顺我使一把钩镰枪,但侧重使用匕首,藏有当年专诸的鱼肠剑,人称短剑圣手。兄弟杨者昌更是厉害,专使一柄红缨梨花枪,有臂力,兼习汉末三分蜀汉五虎上将赵云子龙的“百鸟朝凤枪法”和开唐越国公罗成之“五虎断魂枪法”,江湖上称之为神枪太保。

说起这白莲教,本是源于佛教的净土宗,相传净土宗始祖东晋释慧远在庐山东林寺与刘遗民等结白莲社共同念佛,后世信徒以为楷模,称之为白莲尊者。南宋绍兴年间,吴郡昆山僧人茅子元,法名慈照,在流行的白莲结社的基础上创建新教门,称白莲宗,即白莲教。早期的白莲教崇奉阿弥陀佛,提倡念佛持戒,但又号称“在家出家”,号召信徒敬奉祖先,是一种半僧半俗的秘密团体。但后来官府日益压迫,特别是蒙元占了华夏江山后,白莲教信徒改信“弥勒降生、白莲救世、天下太平”等,纷纷起来反抗官府外族。

到了元末,明太祖朱元璋借助白莲教势力起兵,打下大明江山。登基后朱元璋又以白莲教有妖邪之说,蛊惑人心为由严禁白莲教。从洪武朝开始,白莲教一直和朝廷对抗,成为历代皇帝的大敌。到了万历十七年四月上代教主韶州府翁源县人王子龙并护法南雄府始兴县人李圆朗在江西龙南起事,并进兵广东南雄府,但后来因兵力不足而被镇压下去。王李二人侥幸带着幸存的教众逃难,逃到广州府东莞县,觅得这莲花山。二人觉得这东莞莲花山名字与白莲教有缘,二来地处蛮荒,朝廷势力难以企及,于是便占了这莲花山,打算东山再起。

但几十年过去,白莲教虽然没再和朝廷作对,一直隐忍、休养生息,培养新一代教众,但还是兴盛不起来。王子龙如何吞得下这战败的耻辱,于是便在万历二十四年就郁郁而终。李圆朗感觉自己护教不力,也跟着自杀殉教。王子龙死前让自己两个儿子王顺我接教主之位,儿子王者昌任护法左使,两个儿子当时才五、六岁。原来这王子龙十分狂妄,给儿子起名字的时候用“顺我者昌”中的“顺我”二字和“者昌”二字字命名,所以大子现任教主名叫王顺我,护法左使二子名叫王者昌。但为掩人耳目,让两儿子改姓,随了祖先渊之家姓了杨,故名杨顺我、杨者昌。

此时的白莲教还分四堂:排第一的青龙堂堂主李健辉,乃白莲教前护法李圆朗之子,使一柄精钢剑;其妻罗心怡为潮州府海阳县丰政都汤田人,白虎堂堂主,跟着丈夫,也使精钢剑。朱雀堂堂主陈松夫,黑黑实实,络腮胡须,外貌和梁山泊黑旋风李逵有几分相像,平生也最敬佩黑旋风为人,也使两把板斧,人人皆称之为小李逵。玄武堂堂主黎玉遥乃广东广州府顺德县东涌都黎村堡人氏,因当年顺德县河网密布,所以黎玉遥精通水性,江湖人送外号“弄潮儿”。黎玉遥使一对鸳鸯钺,又惯使暗器流星锤。

为了平衡其他教众的心理,当年王子龙又让掌教元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