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陆离进门,方改之一直在观察他,此时听见柳德源的介绍,赶忙阻止道:“老柳,咱们各交各的。kanshuqun.com所谓闻道有先后,达者为师,这位小朋友的书法造诣远超过我,平辈论交就好。”
“额?”
刘德源吃了一惊,对这位老朋友的话有些难以置信。话说自从上次见到陆离的字帖,这老家伙就和得了失心疯似的,和以前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方改之才不管柳德源的震惊,注视着陆离,一脸热切的问:“陆离,你师从何人?”
陆离听见方改之的问题,已经猜到他可能知道了什么,想了想回道:“先是临摹名家字帖,后自我创新。”
“名家字帖?可是清代方纲?”方改之继续追问。
柳德源见机提醒道:“老方可是清代方纲的后人。”
陆离对此早有猜测,此时终于确定,心思复杂不已。
“准确来说,我并没有临摹方纲,而是以颜真卿,柳公权,王羲之,怀素等人为主。”陆离一脸意味深长。
这个回答别说方改之大惊失色,就连柳德源都满脸震惊,脱口而出道:“这不可能!方纲虽说也是临摹名家出身,但是早已自成一体。而你们的风格有九分相似,就算你同样临摹他们,也绝不可能达到如此相像的地步。”
方改之紧紧盯着陆离,眉头几乎皱成疙瘩。
哪怕陆离说谎,临摹方纲却不承认,甚至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他都不会震惊如斯,更加不会巴巴的跑回老家。
事实上他已经见过陆离留给范义德的字帖,除了年代有别,无论运笔还是风格,和方纲真迹如出一辙,以假乱真都不足以表达其相似性。
古往今来,能达到这种相似性的不是没有,不仅方纲,历代书法家都存在被人临摹的现象。
真正让他难以置信的是陆离送给柳德源那副字帖,虽说和世人眼中的方纲真迹只有九分相似,却和另一幅真迹相同。而那幅真迹,正是方纲弥留之际所写。全世界独一份,且从未现世,只保存在方家祖祠中。
看着陆离脸上淡淡的笑容,方改之暗暗想道:“风格完全一样,甚至连唯一手迹都能做到以假乱真,这种堪称奇迹的事,真的可能发生吗?”
求收藏。
再次承诺,满一百推荐加更。
第三十六章书画双绝(求收藏)
陆离如果知道方改之心中所想,他一定会觉得哭笑不得。
从方纲到如今,他所创作的字画,唯有两幅达到了巅峰水准。
一幅是弥留之际留下的手书,那并非遗书,而是明悟前世今生之后,想到还有三转就能成功,期待中夹杂着惶恐的一首五言诗。
“七十古来稀,万事成一空。今朝从容去,他年可重生。”
至于另一幅则是送给柳德源的那幅字帖。
哪怕是像王羲之这样的书中圣人,也不可能真正做到下笔如有神,时刻保持巅峰状态。当然,达到了书圣那种境界,就算随便写幅字其艺术成就都远超绝大多数书法家。
陆离既然不承认临摹方纲,话里又放佛透漏着别的意思,如果说柳德源只是觉得迷惑不已,方改之则彻底烦躁了。
事关方家先祖,不问明白实在憋得难受,但是陆离不说,他就算想问明白都不行。
客厅内,陆离喝着茶水,嘴角露出淡淡的笑容,显得很是悠闲。
方改之眉头紧皱,想问却不知从哪儿开始,尤其还当着老朋友的面。
“老方,世界这么大,曾经诞生过的人才何止亿万,想来陆离和方纲的字迹相似也没什么。”看出方改之一脸纠结,柳德源笑着开导,不过从他脸上就能看出来,他自己都不怎么相信这套解释。
毕竟字迹如人,从古至今,哪怕诞生过无数人类,恐怕也找不到两个完全一样的。
字迹同样如此,每个人的字迹,因为身处环境,性格习惯迥异,根本无法做到完全一样,就连相似的都很少。
柳德源的劝慰显然没法说服方改之,他更清楚有些问题还是单独和陆离聊聊比较好,哪怕柳德源是他的老朋友都不能明说。他按下心头疑惑,展颜笑道:“陆离,我这次过来,正好有件事通知你。”
“请讲。”
“是这样。今年过年至今,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滴雨未下,遭遇了严重的旱情,小麦减收几成定局。倘若再不下雨,就连玉米种植都会遇到困难。现在国家正努力号召抗旱减灾,书协决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