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地上全是雪才滑下来的。
但也是因为有这些积雪,摔下来才没什么事。
最后上面的黄二爷跟李宏斌搭了把手,把老头子给拉上去了。
“二爷,你们先回去吧,我帮老宗爷把白菜背回家去。”
张安背起地上装满白菜的箩筐,跟黄二爷他们几个说。
“娃子,我自己来就可以了,你们快自己回家去吧。”
伍庆宗看的张安背着他家箩筐说要送他回去,赶忙开口说不麻烦张安。
“行了伍老宗,这路上滑的很,你怕不是想要再倒一跤哦,到时候没得人拉你哈。”
黄二爷跟伍庆宗也是认识几十年了,看到伍庆宗还犟就说了他两句。
最后还是由着张安帮他背回去。
“老宗爷,家头的猪还没得卖啊。”
一路上张安问起老人家中的情况。
村里面的人家,养来卖的猪都是在腊月前就卖出去了。
因为这几天可以卖个好价钱,没有卖的人家都是留着杀年猪的。
“前面有人来看过,本来要赶走的,但是给的价钱不合适,明发让他老者跟我讲不要卖了,等到他们后天回家来,他买过去杀,所以就再喂几天的时间。”
伍明发是伍庆宗的侄子,这两年全家人在外面打工。
看样子是赚了不少钱的,回家来要买猪杀。
伍庆宗家是住在下寨,进村以后还要多走好几分钟的路。
张安刚到他家,才把背上的箩筐放下来,就被伍庆宗两个老人拉到堂屋里去烤火。
他们是少数民族,冬天烧的是地火,也就是火塘。
火塘上面还吊着一根从房梁上放下来的绳子,专门用来烧水用的。
他们家的小孙子,现在四五岁的大小。
看到张安来了,两只眼睛睁得大大的,直盯着张安看。
这个时候,伍庆宗从屋头找了个口袋提出来。
“安子,这个是我今年捡的竹菌子,你拿点回家去吃。”
老头子拿了个袋子出来,抓了几大把已经晒干的竹菌子,让张安带回去。
“老宗爷这是在哪里去搞来的啊,这么多竹菌子,难得搞嘞?”
张安瞅着这口袋里少说也得有个三四斤的样子。
“在紫竹林捡的,也就是去的时候对了,要不还捡不到嘞。”
这竹菌子就是竹荪,挺好吃的一种蘑菇。
很多人都说这东西特别臭,吃起来一大股洗洁精的味道。
那是因为没做对,或者买错品种了。
张安他们这里的竹菌子主要是红托竹荪,刚摘的时候真的是特别臭。
但是把上面的套着的菌帽子和根部的那一节剪掉,上面的臭味就剩不了多少。
等到晒干了以后,要拿出来吃之前,可以在水里多放点盐巴稍微泡一会儿,洗干净了就不臭了。
这个竹菌子要说好处,张安说不出来。
但是不管是炖鸡炖肉,都特别好吃,吃起来滑嫩爽口。
只不过这东西不是专门去守着它采的话,就只能碰运气了。
因为它从竹荪蛋破壳长出来到成熟为止,只有五六个小时的时间,然后就萎缩了。
所以要不是专门的人去盯着它采,大多数人遇到的时候都采不了多少。
像伍庆宗这样的情况,真的是运气好到不能再好了。
“好了好了,老宗爷,这点够了,别抓了。”
张安看到老头还一直抓,连忙阻止,这都快半斤了。
“你多拿点去吃嘛,我这里还多的很,我们吃不完。”
伍庆宗可不是每个人都给,也就是遇到张安了才这么大方。
“我们家人少,吃不了多少,你留着到时候拿到街上去卖,这个竹菌子值钱得很。”
“管哪样钱哦,那些人来收,十块钱一斤,一大口袋还买不到二十块钱呢,还不如留在家里吃。”
伍庆宗明显是问过那些来村里收山货的人,但是这些人都是奸商。
在山里收货的时候把价格压得特别低,专门骗这些不知道的山里人。
“你们以后不要卖给那些来收货的人嘛,他们麻乎人得很,人家店里头卖都要卖一百多两百块钱一斤。”
听张安这一说,老头子有些傻眼了,他没想到这竹荪竟然这么贵。
“那还好我没卖给她们,那两个女的来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