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资明 >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五章

永乐年间到即将步入的正德年间,由于都城迁到了顺天府,边塞距离京师的距离就变近了,

由于京师位置的变动,在这么一百来年的时间里,就算有钦差巡查,

钦差们也主要是去巡距离京师较远的江南,而不是京师脚底下的边境九镇。

正德皇帝突然让王资在这个时间点去巡边查贪腐是说不通的,

前不久的新开口战争也是大明朝击退暴元余孽的“完胜”之战,

与其让思维发散的文臣们去思索出真正的答案——正德皇帝是想整顿边境,

王资还不如主动放点离谱但又有点合理的烟雾弹,让这些文臣别往正德皇帝真正目的上去猜想。

地朝身为在封建时代科技限制下的人类集权巅峰地区,历史上因为皇帝私欲而做出来的出格事情多的数不胜数,

下巡边圣旨让“爱妃”去边境游玩又算什么反常之事呢?

王资看到因为自己一句“无意”之话后,就浮想联翩、甚至被惊的有些呆滞的焦芳,赶忙补上了几句“防止”焦芳多想:

“焦尚书也别多想,过两日咱们一同出行就完事了,”

“边境八座重镇,就算走一圈都要两个月以上的时间。”

“趁着这几天还能消闲几天,我建议焦尚书还是快点回家多休息休息吧。”

满脑胡思乱想的焦芳被王资几句话打断了思路。

但焦芳已经认定了王资就是正德皇帝的“宠妃”了。

现在焦芳明白自己为什么反感王资了。

阉党怎么可能和“帝妃”关系好呢?

而王资无力的“解释”在焦芳眼中反而更像是“不打自招”。

“那老夫就不叨扰王校尉了。”焦芳赶忙表示自己要离开了,焦芳要回去好好分析如此“劲爆”的消息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那我就不送了?”王资试探性的问道。

“不用、不用。”焦芳赶忙摆手就走了。

王资都没送正德皇帝出门,自己这个“外人”可消受不起这等福利。

焦芳下楼后,带着几名护卫赶忙离开了东海酒楼,

现在的焦芳满脑子都在想正德皇帝好魏晋之风会对大明朝带来怎样的影响。

走在路上,焦芳也想明白最近王资的各种反常之事了,

先是斥巨资在城外安置流民,然后还不断扩建流民安置点,

在京师外构建一个近十万人居住的小“城池”,要是没有正德皇帝的同意,诛九族都不为过分,

除此之外,王资还公然“售卖”正德皇帝皇帝的圣意,这种书也足够王资诛一次九族了。

但只要将王资的身份变为正德皇帝的“宠妃”,一切事务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王资当然也想到了自己将这个假消息放出去后,这些文臣们会怎么“胡思乱想”,

但王资要的就是他们胡思乱想。

弘治十八年、

腊月初十、

得益于整个冬天都没下过几次大雪,王资和焦芳就可以畅通无阻的在冬季巡边。

短短两天之内,焦芳那张牢靠的嘴就已经让整个京师内都流传开了王资是正德皇帝宫外男贵妃的消息。

文臣们一边骂着王资靠下半身上位,一边在想要不要送几个自己人的男宠送到正德皇帝床边。

这种花边小道消息又让正德皇帝不好管控,这种事情真要大规模整治的话,反而是坐实了这个虚假的流言是真的。

大明的政府就是这样的,只有真的“谣言”,才会去管控,去批判,去整治。

王资与焦芳二人巡边队伍也与一般的巡边队伍不同,光是护卫就有上百人,

这上百人除了焦芳带的十来名焦芳府上的护院武夫之外,全是正德皇帝严选的锦衣卫或者军中好手,

正德皇帝选人的标准也很简单,就两条——绝对忠诚与手上血多。

焦芳身为吏部尚书,在看见了这上百人杀意滔天的护卫队伍后,心中也难免发怵,

焦芳发现,这些护卫队伍中,不少都是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高层,等级远远超过了他们护卫的人——王资,

王资不过一个锦衣卫校尉,却有如此大张旗鼓的护卫队伍,让焦芳更是认定了自己前几天的判断——王资是爱妃。

圣旨上要求王资与焦芳巡边的八镇分别是: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和甘肃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