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资明 > 第八十三章

第八十三章

第82章

正德皇帝不是抗拒纳妃,是在抗拒用礼仪道德强行舒服自己的行为。

正德皇帝挥了挥手,身边的刘瑾就明白正德皇帝的意思,让乾清宫内的侍从都退了出去。

见身边无人后,这个十五岁的少年皇帝放下了戒备,用当初幼年时对母亲的态度向张太后说道:

“母后您说什么呢?”

“儿永远都是您的儿。”

正德皇帝的口气中带有一丝丝的孩童特有的语气,让绑着脸的张太后也无法继续硬着心肠了。

张太后本就是一名对家庭血脉极其重视的传统华夏女性,

正德皇帝是大明的皇帝不假,但也是自己的儿子。

现在四下无人张太后也能对正德皇帝说一些贴心话,

张太后语重心长的对正德皇帝说道:

“本宫自陛下荣登大典以来,从未过问过陛下任何政事、政务。”

“本宫知道自己出身微末农家,也没什么远见。”

“但本宫只希望陛下能早日纳妃,也让本宫享受享受那天伦之乐。”

张太后当然不是和文人串通一气想要在正德皇帝产子后暗杀正德皇帝了,

张太后就是单纯的希望正德皇帝能赶快娶妻生子,留有子孙。

除去张太后本身从母亲的角度想让正德皇帝产子之外,

大明有个光荣的传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如果正德皇帝太久不纳妃,就更别说有孩子了,

那么正德皇帝就可能被坊间心怀不轨的人给扣上不孝顺的名号,

于公于私张太后都希望正德皇帝纳妃产子。

正德皇帝越不想服从现在大明朝的规矩,大明朝的方方面面的人就要逼迫正德皇帝去服从这个规矩。

正德皇帝何尝不想像王资那样明目张胆的索贿?

像王资那样经商赚钱?

像王资那样用风月场所的利润去为流民造福利?

王资明目张胆的索贿并不是单纯的违法犯罪行为那么简单,

更重要的是王资撕破了大明朝规矩,大明那所谓的规矩不过是一个脸皮,说到底还是利益至上。

什么狗屁的琴棋书画、风花雪月,不过是圈钱骗钱的手段,

什么孝敬与礼尚往来,也不过是一种变相的、委婉的索贿手段,

什么不与民争利,到头来还不是你们这些身穿官袍的去带头经商?

正德皇帝渴望撕下大明朝虚伪的面具,让大明朝这些种种虚伪化为实际上的现实。

而这个现实就是争夺“大饼”。

正德皇帝多么想希望大明朝的官员评选、法制指定等等一切都以是否能为百姓谋取更多的饼为基础。

而不是那虚无缥缈、模棱两可的“政绩”。

但正德皇帝没办法改变这一切,

就比如面前的张太后,正德皇帝就想不出如何拒绝张太后的“夙愿”。

按大饼理论来说,张太后的饼的根基就是自己的儿子,也就是正德皇帝,

而张太后又没有另外的儿子,正德皇帝就是张太后的独子。

所以正德皇帝也不必担心张太后对自己有所害。

抛去这层纯粹的利益关系外,张太后本身自正德皇帝出生后,就无微不至的关爱这个孩子,

正德皇帝也在张太后身上体会到了母爱的光辉与伟大,

正德皇帝从私心方面也不想违背张太后的意愿。

“儿啊,听娘的,娘去帮你选几个合适的姑娘。”张太后用带有哀求的声音向正德皇帝说道。“娘自己就是从大明万千民户中出来的,一定能帮儿挑选几个合适的农家子女。”

这是张太后自正德皇帝登基以后,第一次喊正德皇帝“儿”,而不是“陛下”。

正德皇帝看着十五年来,第一次用这种口气向自己说话的母亲,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反驳张太后了,

自己又不能像面对群臣那样,对张太后说一句“朕知道”了后,就甩脸色走人。

更何况,张太后是绝对不可能从害正德皇帝出发点去思考的女人,

正德皇帝是可以信任张太后的。

“哎,那就依了娘。”正德皇帝长叹一口气后,向张太后说道。

正德皇帝在多方围剿之下,终于进入了礼仪道德的温柔乡中,

这是正德皇帝第一次向礼仪道德屈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