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应天府李家之女与应天府杜家之女,你们二人分别叫什么呢?”正德皇帝手中写着圣旨向二人问道。
“李墨。”应天府李家之女答道。
“杜兰。”应天府杜家之女答道。
“剩下的人也轮流报上名字和籍贯。”正德皇帝头也不抬的说道。
“山西府王夕。”
“顺天府赵艳。”
“苏州府韩沐。”
“……”
众位女子开始轮流报上自己的府邸与名字。
众人都不明白正德皇帝为何要在此时书写一份圣旨呢?
就在众人一脸疑惑之下,正德皇帝书写好了一份新圣旨。
很快正德皇帝就洋洋洒洒的写好了一份圣旨。
正德皇帝写好圣旨后,见圣旨举起满意的看着上面的每一个字,在心中想着王资见到这份圣旨后会是怎样的表情?
圣旨的内容很简单,就是正德皇帝把自己面前所有刚刚报上姓名的女子全部送给王资当正妻,
除此之外,正德皇帝还将这些女子清一色授予五品诰命夫人。
至于如何规避《大明律》中一人只容许有一个正妻的规定呢?
正德皇帝将这些被自己圣旨赐予王资的婚姻,称之为“圣婚”,
正德皇帝在圣旨的开头,就标明了自己赐给王资的婚姻并不是正常的《大明律》中的婚姻,而是一种特殊的“圣婚。”
何为“圣婚”呢?
在西方的“圣婚”是指一对亲生兄妹或者姐弟的宗教婚姻。
但正德皇帝搞出来的“圣婚”当然不是西方草莓教那种宗教婚姻,
而是正德皇帝为了规避《大明律》的限制,特意设计出来的一种不是正婚的正婚。
说白了,这些被赐予“圣婚”名义的女子,她们有义务和权力去像正妻一样要求王资去做任何正妻才能做的事情。
说穿了,她们就是王资的不叫正妻的“正妻”。
她们在正德皇帝的圣旨之中,被称为“圣妻”,
由于她们有封建王朝最高阶层的最高统治者——皇帝的加成,所以她们从礼法上也是可以像正妻一样去要求王资行为的。
“不错不错。”正德皇帝看着圣旨,不由得对自己天才般的想法赞叹了起来。“刘伴伴,宣读此旨。”
“诺。”刘瑾双手接过正德皇帝刚刚写好,笔墨还未干的圣旨。
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且中文一句话不同处断句又有完全不同的意思,所以刘瑾在每次宣读圣旨前,都要好好的将圣旨全文过目一遍,
根据圣旨全文的意思,选择在宣读到适当语句时用适当的方式断句,防止听自己宣读圣旨者会错正德皇帝的意思。
往常正德皇帝写好的圣旨都是过段时间才由刘瑾宣读,刘瑾有充足的时间去品读猜测正德皇帝的书写圣旨时的本意,
防止自己因为断句失误而闹出大麻烦。
身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刘瑾,这是他的本职工作之一,
同时刘瑾也能依靠这一手宣读圣旨时不同的断句方法,让一份圣旨产生不同的意思,进而利用这份圣旨去牟利。
刘瑾准备在宣读圣旨前,先过目一遍圣旨的全文,方便自己明白何处断句更好。
刘瑾不看还好,一看就吓一跳。
好家伙,这是直接给王资搞了几十个妻子吗?
还都是正室。
古人常说大丈夫应有三妻四妾其实乃是戏言,
天朝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一直是一夫一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