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杀了王资一了百了。
“挑个日子,咱们各家出点死士……”大家伙越聊越起兴,都准备凑人杀入王资家中将王资直接杀了算了。
“够了!”大同府最大的地头蛇王龙制止了面前离谱的讨论。
王龙的爆喝声打断了在场对王资的“明谋”暗杀讨论,王龙站起身来,对着面前的一众地主士绅叫骂道:
“暗杀朝廷命官还是钦差大臣,你们他奶奶的是活腻味了吗!”
“那王资你们没见过,我可是见过的,”
“就连大同府总兵王勋王总兵都要客客气气的给人家送银子保平安。”
“王总兵和我说过,那王资在京师里颇得圣眷,”
“你们知道颇得圣眷是什么意思吗?”
“就是皇帝老儿都喜欢他!”
“要是他死在咱们大同府境内,皇帝老儿肯定要让成百上千的锦衣卫来这里调查他的死因。”
“到时候你们一个都活不了!”
“不只是你们活不了,只要是和你们有关系的人,都要被你们牵连。”
王龙对着他们一边骂,一边走到他们的面前一个个的点着骂。
“你能抗住锦衣卫的酷刑?”
“还是你能带着全家老小跑到关外?”
“亦或者你舍得你那三四房小妾。”
王龙每用手指点一个人,就说一句话,
迫于王龙那两米的身高与近三百斤的体重带来的压迫感,在场的人都被王龙唬住了。
大家伙冷静下来想了想王龙说的话,觉得王龙说的没错,一个钦差大臣死在大同镇,他们就算做的再完美也会出岔子。
这种大事出了一点点岔子就会暴露所有人,
就算没出任何岔子,这么多人又有几个扛得住锦衣卫的手段?
到时候不就是所有人一起陪葬?
王龙见人们冷静下来了,不会再想着头脑一热去搞暗杀后,也放松下来走回到了原来座位的旁边。
王龙重新坐下喝了口凉茶,然后对大家伙说:
“我知道咱们都对王资有怨恨,”
“我也怨恨他!”
“自从他进了大同镇后,他就天天在大同镇内到处乱逛,”
“老子也有不少场子被他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查封了罚钱。”
“可是咱们要明白,不论是你们的黑户被抓走,还是我的场子被封。”
“归根结底都是违背《大明律》的东西,”
“他身为钦差要是对咱们这些违反乱纪的事情都熟视无睹,那皇帝老儿不得把他宰了?”
“咱们要想个办法,既要让王资没办法从咱们手里抢人、关咱们的场子外,还要让王资能对皇帝老儿交差。”
“他要是没办法向皇帝老儿交差的话,他能善罢甘休?”
“王员外说的没错,现在大明各地都有钦差大臣负责推广那《田均役》,王资已经是手腕最和善的那个了。”这时候王龙的弟弟站了出来,对大家伙说道。“不说远的,就说太原府,太原府的那个负责推广《田均役》的钦差大臣已经抄了三户人的家了。”
“我也听说了,我平阳府的远亲说他那里已经闹得见血了。”一名士绅附和道。
“这么说王资只是抓黑户,没有抓咱们、惩罚咱们已经算好的了?”刚刚那个带头说要杀了王资的壮汉说道。
“先别聊这些有得没得,就说即将到来的夏耕该怎么办?”一名消瘦的地主说道。
“要我说,要不咱们联合一下,不给王资他卖粮算了?”一个看上去文质彬彬与一众土包子画风不同的士绅说道。“他王资在大同镇外养了十几万的人,那就是十几万张嘴,咱们不给他卖粮,他也养不了那么多人。”
“好主意,大同府内除了咱们都没有余粮,十几万人每天吃喝拉撒就要十几万斤的粮食。”一个地主赞成道。“等他没粮之后,他也只能求咱们卖粮,咱们届时就可以要回那些被他抓走的人了。”
王龙这时候站出来一锤定音了。
王龙觉得不给王资卖粮食的确是个好方法,决定支持这种方法。
王龙再一次站起来对面前的所有人说道:
“要我说,就给他断粮,只要咱们团结一心不给他卖粮,他根本撑不了几天。”
“而且断粮之后他对皇帝老儿也有个交差的借口,大同府没粮食了。”
“但是咱们要互相监督,防止有人为了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