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为以后争夺朔方打个前站。
这个意图被经验丰富的邓羌识破,原本就是监视铁弗部、保护侧翼的郭庆先一步率军进驻悦跋城,而这也不是前秦军队第一次帮助铁弗部守城。八年前时值五公之乱期间(367年冬季),拓跋什翼犍又一次率部攻打刘卫辰,利用苇草在夜间巧渡黄河,那时苻坚就曾派兵护送南逃入塞的刘卫辰回到朔方,并助其戍守。
实际上刘库仁的战略意图并未完全失败,浑河南岸的邓羌与朱肜、张蚝也紧跟着渡河,但为了避免被截击,向南绕行了一段距离,因此时间上有所延后,而郭庆兵力有限只能先确保悦跋城这个据点。所以刘库仁以兵力优势,一度完成了切断前秦军队补给线这个目标,并围困悦跋城。但仅仅几天后,邓羌、范俱难分别率军从东、北两面赶至,秦、代两军大战于石子岭(今鄂尔多斯西南,乌审旗北)。
兵力上刘库仁仍旧占据少许优势,又比前秦军队多休息了几天,于是选择主动迎战,但其麾下都是战力参差不齐的部族兵。前秦一方的参战主力则是常年戍边的并州镇兵,河套地区的附从部落兵,以及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长安中兵精锐,再就是一路北上时受大军震慑奉调从征的北方诸夷部兵,这些部族大多都还抱着跟随大佬在富庶的前套抢一波的想法。
刚升任南部大人的刘库仁此前顺风顺水时,还能勉强约束提调,但两军进入决战后,他根本无法维持有效的指挥,两军接触、交战不足半日,就转变为代国单方面的大规模溃败,败讯传回到盛乐后,病中的拓跋什翼犍无法亲征,又不放心交付本部兵权,于是率部众往阴山以北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