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元来说,“真意之境”似乎也极难达到。
而对这个时代的武者来说,更是难如登天。
可是,另一个方法却能轻松许多,那便是“观想”。
只要一人达到“大真知之境”,后来者便可通过观想他,修行他的力量而达到同样的境界。这一点便是“开创功法者”和“修行功法者”的区别。
在上个时代,创造一门功法简直是难到了极致。
而这个时代.甚至很难让人形成“功法”这个理念,便是李元一开始也没往这方面想,便是偶尔想到,脑海里也会不由自主地蹦出诸如“痴于山河要什么功法,不是自己悟就行了么”这般的念头。
事实也是如此。
可这条路却难到了极致,这一点从羽夫人和李元,甚至是“喜怒哀乐”四婢身上就能看出。
所以,修行功法,远比自创容易的多。
但“创造功法”的难度却是已经达到了“不可能”的程度
或许要数百年,数千年,甚至万年,在百齐放后,才会有那么一丝偶然,由某个人突破真意,创出真意法门。
可是现在,李元在“暗”这个字上看到了无限可能。
而掌控了“暗”的夜练寒,天然便能融合诸字而大成,继而一步步登顶,跨过“大真知之境”,甚至跨过“真意”之境,再甚至拥有超越他本体的力量。
这才是主角啊
这个世界本是“北地崛起,狼骑南下,夜帝君临,一统天下”的结局。
可惜了。
“你太早遇到我了。”李元忍不住感慨。
夜练寒摇摇头道:“成王败寇,没什么早不早的。”
他又道:“陛下应该也是达到了大真知之境的,那么以呼吸法,体术和观想便能去掌控别人的真知。
这一点很难,但未必不能做到。
暗字的特性很特殊,陛下完全可以掌控了这个字,然后再吞了我的暗字,从而反客为主。”
李元自是也想到了这个,他垂下眸,陷入了思索。
北地之行很顺利,李元策马草原,又北上大荒,于初冬抵达幽帐所在的帝福山。
然后,其于帝福山上,祭拜天地,领着光明教的孩子们,封禅北极。
灰袍的年轻教徒们看着那光明的白金圣袍,毕恭毕敬地垂首。
李元在拜天地。
他们,则在拜李元。
更大的山河之域对这位光明皇帝开放了“权限”。
然而,幽帐在此,却是很难搬迁。
若说杀光了,却也毫无意义。
李元带走了圣女,狼神,以及幽帐的一些强者,却留下了普通战士,以及一位“自告奋勇”的教徒。
“你叫什么名字?”李元问。
“赵葬。”那少年道。
李元道:“葬字很特殊。”
名叫赵葬的少年道:“小时候我为这个字感到自卑,不明白为什么父母要给我起这个字。
可现在,我却很开心,因为我知道光明随影,永夜可至。
但只要心存光明,不染一尘,就能将夜色埋葬,使得光明永存。
我叫赵葬,我生来便该存着光明,将一切黑暗埋葬。”
他脸上充满了神圣和虔诚。
李元笑道:“赐福你,孩子。”
然后又道:“今后,你便叫唐葬。”
唐姓,在唐朝乃是很神圣的姓氏。
被改了名字的少年满脸欢喜,他拜倒在地,感谢赐姓。
之后,李元又停留了些日子,亲自指点这孩子“体术”和“观想”。
如此一来,这名叫唐葬的孩子在幽帐,既能传授光明教教义,使得幽帐虽是游牧,但在文化上却和中土同源,逐渐相容。
要吞下一个国度,便要先吞下他的文明。
战争压不弯一个民族的脊梁,但文化却能。
幽帐虽没什么深厚的文明底蕴,但在这些年呼延海的经营下,却也有不少属于自己的英雄传说,甚至是“狼图腾”。
这些东西还未得到彻底发展,就被“光明教”直接改造了。
而同时,唐葬自己也能在这里安静修行。
当然,李元并非将唐葬一个人留下,还会将中土文化慢慢传来
时间一晃,便是深冬。
深冬的北地,大雪磅礴。
手戴铁镣铐、脸戴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