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征伐不朽 > 第一章 起源

第一章 起源

善恶只存乎于心,存乎于念。然人若能一生紧守本心,紧守本念者,则需要大毅力,大智慧。先贤认为“人之初,性本善。”然也有先贤认为“人之初,性本恶。”

我不知道两位大智者在各自时代大背景下的经历如何,以至于有如此背道而论。然而我在孤儿院接触的第一本古文就是王应麟所著(三字经)。

所以我更愿意相信“人之初,性本善。”

人从一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变故,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然而随着我不断长大,在这物欲横流、人人逐利,人心越来越冷漠的大背景下,我又理解了“人之初,性本恶。”让你不得不过早地去认知这个世界,不得不过早地分辨善与恶。

作为孤儿我们是不幸的,但幸运的是我们成为孤儿以后还能遇到李奶奶这样善良、尽心尽责的好奶奶。她把我们保护的很好,吃喝拉撒睡学习她不知疲倦的日复一日的照顾着我们大家。

这里说是孤儿院,也是我们几个大孩子自己叫的,这里其实是一处废弃的厂房的仓库,被李奶奶和我们几个大孩子一起改造收拾用木板隔成一个个小房间。

李奶奶没有结婚,更没有孩子。有小朋友问过她为什么,她总笑着回答说:“我的爱人就是你们啊,我们都是一家人,你们也爱我对不对!”

但是我知道,李奶奶的房间书架上有一个陈旧的木盒子,有一次我无意中看见李奶奶打开木盒,从里面拿出一张照片,她就坐在窗边看了一下午,还不断用手温柔的一遍又一遍抚过照片,她痴笑着,只是眼中有些雾气。

我虽然好奇,但是我从没有问过李奶奶有怎样的故事。一是怕看到李奶奶伤心,二是我觉得有些事只适合深深地印在脑海与心底。

据初云哥说,我是两岁那年也就是1987年二月二十二号那天,李奶奶卖了刺绣后在回来的路上捡到的,连续找了好多天也不见有人来找,派出所也没有接到报案,所以李奶奶就把我带回去自己养着了。

所以我生日也就定在了我被捡来的那天。初云哥比我大六岁,若云姐比我大五岁,他们都是李奶奶在来长安的路上从人贩子手里救出来的,具体如何救得他们,他们并没有说。

当我十四岁那年我们才搬到这处废弃厂房的,因为之前房子太小,李奶奶又陆续捡回来几个弟弟妹妹实在住不下才不得已搬到这里来。不过这里俨然成为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幸福乐园。

我们庆幸有李奶奶这样的长辈,感谢她在我们成为孤儿后,不至于在成长过程中在心里再留下太多的疤痕。

命运是有情的,也是无情的。就在我拿到医院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李奶奶走了,走得很安详。

她就那样躺在床上,慈祥的脸上挂着微笑,身边是她的陈旧木箱,箱子是打开的,里面有一封信,一方手帕和一个破损的口风琴,她左手上还拿着那张她看了一生,也为之流泪无数次的照片。

那年她83岁,简单的火化,简单的告别仪式,同样简单的墓地。而墓地就在仓库后边的池塘边上一株云杉树下。

信中李奶奶对我们说:‘我走后就把我埋这里,她舍不得我们,就算在另一个世界里她也要看着我们,守护我们’让我们不要太过伤心,人生难免之事,她早已看开,让我们照顾好弟弟妹妹们和自己。信中最后也没有提到她自己的遗憾,李奶奶虽然没有说,但我知道。这样一个可敬可爱的老人,为自己的善与爱奉献了一生。

我叫张耀,长安人。24岁,毕业于医学院。之所以选择医学院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再也不想看到身边所关心所爱的人因为没钱看病而落下这样那样的毛病,甚至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

我喜好喜欢山水,喜爱看古籍。现无正式工作,靠打零工和摆摊卖各种香囊为生,偶尔去深山采点药材来卖。不是不想找一份正经工作,只是毕业那年因为医院录取名额被人顶替!

后来找到那家伙理论,最后大打出手,那小子被揍之后的结果就是我在局子里呆了半个月。只因那小子家里有钱有势,最后我的毕业证都没有拿到手。这也是我再一次为冲动所付出的代价。

2009年6月中旬,在赚够三月生活所需之后,我又一次背上行囊进入大秦深山采药,顺便短暂忘记自己对前景的无奈和迷茫,还有对李奶奶深深的愧疚感。

大秦山脉自古就是南北分界线,延绵1600多公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