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翻到地图页,布宫的位置上存在的红点浮现出“可传送”标识。
有点理解这个是什么运作模式了,对涌入脑海的信息也小做梳理。游客所具备的能力真的很简单:写[游记]备用,不同[游记]有不同功能。具有一个空间意义上的[背包],可以存储东西,就这样。
但林乙镭已经心满意足了,将背包放进[背包]中又取出,来回一次耗费差不多百分二十的源能。
折腾了半天,已是中午时分。今天不在旅行社安排日程之内,本来就是是林乙镭给自己安排的闲逛时间,傍晚坐火车去往兰州,隔天晚上的飞机回闽省。
收了行李林乙镭打车去八廓街转悠,买了两斤风干牦牛肉,给老妈买了条披肩。那些天珠与藏药就只能站旁边看看,因为实在太贵了,买不起。
中午在远一点的地方吃藏餐。
这家餐厅石头砌墙刷上粉,挂几条彩布放几个黑罐,门厅挖个小水塘养着水生植物,颇有返璞归真的意境。不得不说,藏餐别有一番风味。
林乙镭点了土豆煎羊排,奶油焗蘑菇,两个牛肉饼再加杯酸奶。
那土豆切了条,煎得赤黄去佐羊排,羊排外酥里嫩,羊肉肥美得要滴出汁水,撒上芝麻和香料,香气扑鼻。蘑菇都摘了柄翻面放着,给奶油焗得鲜香四溢,一点点的葱花洒在上边,吃起来是一口一个一个接一个!牛肉饼和酸奶倒是中规中矩,算不上特别。
饱餐一顿后的林乙镭踏上了归乡之途。
------
一路舟车劳顿,当亚日城机场出现在眼前时,安心的感觉涌上心头。林父已经在接机口等他了,给老爹一个拥抱,拎包坐上那辆二十高龄老车回家。
亚日城规划时与一般城市不同,机场与市区相距不远。这个亚日城机场也是所属鲤城市唯一的机场。机场比较小,但是航班并不少,因为亚日城人多经商,经济繁荣,自然跑业务的人也不少,也有个国际机场的名号在。
林乙镭是一个非常非常普通的人。
但被突如其来的超凡事件卷入的他,似乎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存在方式,与先前那种安稳平静的中产阶级生活不同的生活。
生活出现了一点不同,林乙镭完全不想放弃接触到超凡的机会。
但他又非常贪心,不想让父母担心,所以暗下决心不能露出丝毫马脚。
家里的味道总是那么美味可口,锅里卤上了猪脚,瓦罐里炖着鸡汤,黄花鱼煮的喷香,三碗米饭盛上,筷子与汤勺游动。林乙镭这次的意外经历用着谎言搪塞过去,尽管有几分惭愧,但林乙镭不想让父母有所担心,哪怕一点点。
吃完饭给父母讲了这次的所见所闻,绘声绘色地将在藏地看到的各种有趣的东西表述出来。父母比较关心林之新城的发展,因为建林之城是鲤城有对点帮扶,所以好多座桥都是以鲤城大桥命名。
讲完把这次的各种票据整理了钉在房间墙上,林乙镭把自己房间的一堵墙改成了绘着地图的毛毡板,在哪旅行过便把景区门票、机票、火车票给钉在上面,机票用飞机图钉,火车用火车头图钉。看着大大的地图上留下的“足迹”,林乙镭兴起走遍世界的雄心壮志。
...
回家的生活异常惬意,林乙镭便花着时间把亚日城的风土人情写作【游记】,尽管许多风土文化可支撑起文化,但写在笔记上总是显示【探索度不足】的字样。
这应该是还未曾在本地的源界进行探索的缘故。
不过记录的内容在笔记的评估下有着一篇形成【游记】,因为林乙镭对它有着清晰的了解。
【游记·跳火堆】闽南除夕时各个村镇,家家户户大门前都起起火堆,年前准备好的晒干番薯藤堆成锥形点火。一家老小聚在院前,换好了新衣准备跳火堆,过“年兜(闽南语:春节)”。番薯藤在家门口点燃,在火势最旺的时候,家中所有成员逐一从火堆上跳过,先从屋内往外跳,再从外向里跳。不敢跳的小孩子叔伯拎着嘿嘿大笑着,刺激地抱着跳过。
小孩儿们在火渐熄边来回跳着边唱着歌谣“跳入来,新年发大财;跳出去,无忧也无虑;跳过东,粮食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满厝内”颇有得势便猖狂的意味。
趁着火星子还有点,小孩子们还会把能点的仙女棒就着点起来,把银星子火花乱甩,到最后再扔进鞭炮噼啪红火一阵。
火势起时能窜到两三米高,气势还是相当唬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