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徐蚌之战的结束,金吴两军默契般的在边境停战,而这次战斗也让双方明白要想短时间内消灭对方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东面的战事结束后,战场开始来到了南线和西线。
在攻破长沙之后,张光献已经是积重难返,面对不堪的局势,湘军也只能寄希望于他的两位盟友。
但是可惜的是,由于此时吴军在湘省的强大实力,金军虽然想保住自己在湘省仅有的地盘,但是由于之前金军的注意力都在徐蚌之战。
而这就导致了金军在南线的兵力根本不足,现阶段无法支援湘军。
蜀军就更不用说了,从张光献派出使者开始,蜀军也仅仅只是象征性的派了一个湘西的一个投靠蜀军的田钊来担任援军主帅。
而这个援军没有一兵一卒,罗世文根本就没打算出兵,他现在的目光都在攻打秦军。
所以目前根本没有人可以支援湘军。
嘉康七年十月十三日,高以灵部,刘康峰部共计五万大军攻打萍乡。
而此时的湘军也只有两万人。
面对最后一战,张光献并不打算坐以待毙,他打算利用这一战来翻盘。
由于萍乡的复杂地形,吴军在攻城的时候并不是很顺利,在附近的高地驾好大炮后,数不清的炮弹疯狂的在城墙上砸开。
而湘军可是不甘示弱,双方不断的对炮,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墙开始出现了缺口,但是凭借着强悍的火力,吴军并没有立即进攻。
在漫长的炮火对轰下,吴军开始向东南方发动了进攻,湘军也是发应迅速,一只骑兵从缺口处进行阻拦。
但是由于人数众多,这只骑兵也是被消灭,但是吴军依旧谨慎小心,没有立即发动进攻,而是不断的在东面集结兵力。
而此时在难免吴军开始发动进攻,成功的登上了城墙。
然而这是湘军的陷阱,当吴军登上城墙后,湘军开始对着准备下来的吴军开火,由于阵型的问题,吴军无法排列,损失惨重,被迫撤离。
而此时的西南角也是喊杀声一片,骚扰吴军的骑兵任务失败,被吴军骑兵一路追击,由于友军的影响,城墙上的湘军并没有开火,吴军因此攻到了西南的缺口。
但是由于缺口并不是很大,导致了双方骑兵只能在城下血战。
而在东面的吴军则是不断的打击着城墙上的湘军,企图吸引更多的人来为其他方向减轻压力。
而之前西南角战斗的湘军成功击退对手,但是立刻马不停蹄的支援其他的战场。
凭借着速度的优势成功的让西面和北面的压力减少。
但是由于人数的不对等,吴军开始从缺口攻击城里。
为了缓解压力,大量的骑兵离开城门,向北面的吴军的炮兵阵地发起了冲锋。
而吴军没有反应过来,整个炮兵阵地被湘军骑兵摧毁。
此时的战局陷入了僵持,双方不断地在城墙上流血。
但是从战斗开始到现在,吴军依旧无法攻进,局势对吴军开始不力。
接着在西北角吴军开始发动了数次的冲锋,但是由于人数的不足,进攻多次失败。
除了西北角,紧接着东北角也是有吴军进攻,但是与西北方向的战况相反,吴军成功的攻进了城里。
双方陷入了惨烈的巷战之中。
随着缺口的不断扩大,大量的吴军攻入城里,双方鏖战四个多时辰。
最终在惨烈的巷战中吴军攻破萍乡,张光献也被段锦才,章延民帮了起来作为加入吴军的投名状。
至此湘军全军覆没,而张光献在被俘后改名换姓,最后老死在了湘省。
但是这并不代表战争的结束,战火将继续燃烧在湘省的大地上。
本站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