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蜀军击败高闵后,金朝便认为秦军已经是无力回天,之后元宗承在朝臣的建议下,在西线开始投入大量的兵力,企图夺回关中。
至此现在整个战场的形式变成金蜀两军为了夺取关中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一场争夺战。
嘉康七年八月五日,元宗承打算将一直驻扎在郑州和濮阳的两只新军调往西线。
但此时马元封却提出反对,由于这两只新军才刚刚练成,实战的经验并不充足,为首的安伯通,施与义是文官出身,不知兵事。
而且此时的秦军虽然有些衰弱,但是其底子还在,刚练成的新军根本不可能不可能获胜。
应该让秦军和蜀军先互相残杀,待到其筋疲力尽的时候,倒是夺取关中便是轻而易举。
而郑民华却表示反对。
郑民华是吏部尚书,他的理由便是根据最新的战报,由于蜀军卢剑鸿接近汝阳,而高知廉在运城分兵。
根据这一情况,郑民华便认为有机可乘。
但是纳兰朝进却是表示反对,他认为虽然现在的秦军实力弱小,但不应该趁此夺取关中。
纳兰朝进是保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而他之所以反对便是由于此时的金朝的的财政又开始出现问题。
由于贪污**,此时的金朝国库并不充裕,除去基本事务所需,但部分都用于训练新军。
但是问题是这些钱财并不充足,原本计划是先编练六只,但是这六只装备差距过大。
并且秦军是百战之兵,又有项书安这个精通兵事的能人辅佐,现在攻打秦军并不划算。
而最后元宗承则是听取郑民华的意见。
嘉康七年八月十三日,安伯通率先沿着黄河向西进入关中。
而此时的秦军情况并不好过,在蜀军击败高闵后,罗世文亲自带兵从蜀道北上,此时已经入关中平原。
而另一只由施玉志率领的蜀军从汉中出发,经过艰难险阻,与罗世文几乎世同时进入。
在高知廉分兵后,以项书安为主将,夏国良为副将的三万多秦军进入汝阳。
但是好景不长,蜀军北伐的第三路卢剑鸿在拔山涉水半年后抵达汝阳城下。
而项书安则是立刻派人飞马传信,请求支援。
但是此时的高知廉并没有时间南返,在秦军刚准备返回西安的时候,遭遇了安伯通部,双方大战一场。
由于高知廉高超的指挥能力,秦军大败,被迫向北逃窜,之后进入临汾修养。
虽然击退金军,但是这次的遭遇让高知廉明白金军已经动手,现在的他已经是腹背受敌。
不过由于此时的金军战力有些拉跨,在高知廉的预想里金军应该准备并不充分。
于是在向洛阳进军的时候又遭遇了金军施与义,与之前的设想一样,金军的准备并不充足。
之后秦军便打算回师支援西安。
但是接下来的战事又一次推拖延了高知廉的脚步。
卢剑鸿的蜀军攻破汝阳,项书安战死沙场,而夏国良带残兵逃到了洛阳。
而另一边的
两路蜀军也是逼近西安,形式开始非常的严峻。
本站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