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的时间很短,短到有时候我们明明什么都没做,一眨眼时间却已经过完。一个多月也可以很长,长到可以让一个人完全脱胎换骨,让很多东西沧海桑田。
苏州城这一个月时间,变化不可谓不大。
自打九月二十五日那天开始,苏州城的两大财力集团便开始了商业上的火并,而起因正是那一起赵苏两家没有结成的婚。
今天赵家粮铺的粮食开始降价大量售粮。目的就一个,让老百姓一个月内都不需要再买苏家米仓的粮食,让苏家米仓的粮食烂在仓库里;
转天苏家茶园的茶叶开始打折,并花重金索性买断了周边所有的碧螺春茶园,让赵家茶叶彻底失去了茶叶货源;
明天赵家布庄便开始垄断周边所有县城的丝绸,让苏家绸缎庄没有丝绸可卖,再也无法提供货物给达官显贵大户人家;
后天苏家钱庄便出了优惠的存息通兑方案,大量吸引资金,一时吸引了大批人前往赵家钱庄将自己的存银取出来,转存到苏家钱庄去,断了赵家钱庄的资金流......
两虎相争,有时候并不是一死一伤。因为常常会有一个有心人在边上坐山观虎斗。而当两虎都精疲力尽的时候,就是有心人扮演猎人出手的时候了。
只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那些粮食、茶叶、布匹、钱庄等产业,本来不管是属于苏家还是赵家,现在全都改了名换了姓,新的名字就叫做大通。全国最大的银号大通银号成功趁虚而入,接手了这苏州两大商业巨头的所有产业。
赵万山因为承受不了这种打击,在大部分产业改号大通的那一天,便呕出一口鲜血,永远倒在了赵家园林的百草亭中。他的三个儿子与老婆苦苦支撑着剩余产业,但是也只勉强维持了五天,便全都改名成了大通的产业。
苏家也好不到哪里去,在所有的产业都改号大通之后,苏半城便解散了苏府内所有的人,遣散了他的所有老婆小妾,孤身一人离开了苏州,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也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只知道他的下场比赵万山起码要好上一点点,至少他还是活着离开的苏州城。
如果说赵苏两家相争这件大事关系着老百姓的柴米油盐,生活琐碎,那么下一件大事关系着的便是苏州城内老百姓的茶余饭后,娱乐八卦了。
因为现在街头巷尾,哪怕玩泥巴的小孩子都会念一首打油诗:
冬月二十寒意少,
姑苏江枫洒客衣。
漫天花雨惊飞鸟,
落花断去飞鸟头。
诗说的是在农历冬月二十那天,姑苏的江边会有一场大战,起初百姓并不理解这首打油诗说的是什么。直到有人带来了一个消息。近几年发展最快的飞鸟门和雨花门,半个月前在南京城发生了一场大战。
没人知道为什么这两大门派会打起来。只知道飞鸟门的三个长老去了雨花门所在的南京城。当时掌门施落花去了蜀中办事,双飞燕恰巧一同外出出寻找花弄影下落,报沙燕受伤之仇,不在门中。三个飞鸟门长老便大打出手,打伤了不少雨花门人。待双飞燕接到讯息赶回到雨花门,一众门人弟子不是鼻青脸肿,便是跛脚歪肩,受伤不轻。哪里还有一个名门大派的样子。二人暴跳如雷,立刻找到了当时还在南京的三个长老。
五人在南京雨花台前,大战了整整一天一夜,最终以双飞燕略逊三个长老收场,双方虽精疲力尽,但均心中有气,于是定在冬月二十,姑苏江边的江枫亭,相约展开第二次较量。
这苏州城第三个重要变化就是最近这半个月,聚集了不少江湖豪杰。喊得出名号的都有很多,更不用说喊不出名号的了。一时间苏州城内酒馆客栈家家爆满,刚刚接手了赵苏两家各种产业的大通集团,更是赚的盆满钵满。
这帮江湖豪杰没事就在苏州城街头闲逛,似在找寻什么。
云南回风剑派一行人一共二十余人,人人背负一把长剑,一袭绣着团花朵朵的蓝衣。其中领头一人身背一把形式古朴的长剑,剑未出鞘,隐隐也可以感觉一股森寒剑气透出剑鞘,绝对是一把削铁如泥的神兵。驾驭这把剑的便是八八六十四手回风舞柳剑创始人,现今回风剑派掌门——梅无期。
泰山白云道观这次也来了十个人,其中九人都是观中掌握了白云掌精髓的一流的好手。当先一人看上去仙风道骨,大袖飘飘,双目精光闪闪,脸上透出婴儿般的粉色,要不是须发皆白,任谁看了都不会相信这是一个年近八十的老人。这人正是现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