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着走着,郑达文发现走到了小姑家餐馆前:刘一手家常餐馆,上次晚餐时都没有仔细打量。
走都走拢了,进去打个招呼吧。
小姑和姑父经营的是中餐馆,面积不到200平米,三个小包间,大厅摆4张桌,简单的装修已经陈旧,但一年下来还是能赚4、5万,比之一般打工略好。
小姑看到郑达文来了,放下手边的活。
“小文,你怎么来了,有什么事么?”
“哦,小姑,没事,就走这儿路过,进来看看,小姑父呢?”
“他在准备食材,晚上用的。”
“小姑,现在生意咋样?”
“哎呀,隔壁新开了一家,正搞优惠,这几天生意不咋个,哦,对了,你叔开个网吧,听他说你家和大姐都入了股啦?”
“对,我劝说小叔开的,现在是个好时机。”大局已定,郑达文也不妨露些口风。
“那你给小姑说说,赚不赚钱?”
“那肯定赚钱了,搞得好,嘿嘿,一年比得上你三、四年。”
“哎,年底我准备把馆子重新装修一下,所以现在手里头没有多少活钱,要不然我都想入点股。”
听小姑这么一说,郑达文心里一动,小姑餐馆是传统中餐馆,虽说这几年外面请客吃饭的多了,但新开的更多,竞争十分激烈,以后象这样同质化的餐馆生存都难,他记得03年**时就打跨很多这类小餐馆,好像小姑家餐馆就没挺过来。
所以,他想建议小姑改变经营品类,做一做小龙虾,目前,小龙虾热这股风还没掀起,江州也没有卖小龙虾的,主要是本地不产小龙虾,也没有人贩卖。
如果现在早点进入这行,搞个养殖基地和小龙虾连锁也不失为一个好机会,肯定比搞中餐馆赚钱得多。
郑达文自己肯定是不会去做的,现在,要说服小姑去做估计也比较困难,但先说动她暂不装修,等明年网吧挣钱了,那时比他说一万句都起作用。
到时,他可以投资入股,指导小姑和姑父如何去做了。
郑达文喊小姑把姑父叫过来,给他们普及一下商业营销经验,顺便讲一下小龙虾的如何赚钱和前景如何,这些在前世验证过的例子,他信手拈来,说得头头是道,连曾思成都听入迷了。
小姑父刘吉强是做厨师的,一听郑达文讲小龙虾的做法,就明白这东西吸引人之处,好不好吃,能不能吸引回头客,能不能推广扩大,决定了这东西有没有市场。
郑达文肯定明白有市场,而且市场还十分的大,但是,小姑不清楚啊,小姑父只是从厨师本能感觉有市场,可也没把握,所以,他们还有一个思考过程。
只要有了想法,那就好办,至少暂时打消装修计划,只需等三个月,网吧挣钱了,今天的这番话,就会更让人信服。
郑达文吧啦吧啦讲了一番,讲得口干舌燥的,接过曾思成递过来的水,咕嘟咕嘟整了几大口。
从餐馆出来,一旁的曾思成已经化身小迷妹,发出嗲嗲的声音,“郑达文,你怎么懂那么多?”完全不复见小辣椒的影子。
郑达文很享受这种装b得来的崇拜。
晚上,郑达文和小叔郑学武到唐小胖和孔凡强家签协议拿钱。
孔凡强的老爸孔阿贵是江州二建司的一名施工员,经常跑工地,人晒得族黑,但身体精瘦健壮。
见到郑学武,打消疑虑,爽快地签字拿钱。
郑达文还提出网吧开好后,让孔凡军到网吧上班,帮孔阿贵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让他心里也是很高兴。
孔凡军在他心里已经成了一个心病,孔凡军从小不爱学习,初中毕业考不上高中,孔阿贵把他弄到二建司工地上打打杂,谁知认识了沙石老板宋维军,打杂不干了,跑去宋维军那儿上班,在一次分配沙石地采场时与人争斗,失手伤人致残判了三年,刚出来,找不到工作,弄大一个人在家吃闲饭,生闷气,孔阿贵害怕他又同以前哪些人混在一起。
到唐正家就更顺利,唐正一家都是胖子,每月都能进几个小钱,不缺钱,心宽体胖,只要唐正高兴,干啥都行。
协议签好,钱收到位,大伙聚到爷爷家,郑达文准备公布一下开网吧的具体实施过程。
为了不影响爷爷奶奶看电视,大家围坐在饭桌前,奶奶准备给大家泡茶,唐小胖和孔凡强连忙跑过去,“奶奶,我们自己来,自己来。”自己动手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