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姜萍萍生意现在做的较大较火,但资金运转需求也多,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这般想到自己的急处,就是为她而死王旭东都会义不容辞。
要搬新家了,虽然不是小叔子韩兴那样是个新居,但终于要离开这个非言满天的地方,马春花还是高兴万分。
在这里马春花一直被排挤被孤立,满腹委屈无处诉说。丈夫王旭东又早出晚归的忙工作,儿子宝来越来越大了,也跟自己少了亲昵。
所以说能搬离这里对马春花来说,就是被救苦救难了。虽然是老房但里面的装饰一新,就看出姜萍萍的用心了。
跟陈迎娣接触虽不多,却让姜萍萍看到了陈家一家人的居心叵测。制造谣言,煽动人心,逼之离婚,登堂上位,实属缺德。
看到心爱的人被如此算计,姜萍萍着实愤怒,但碍于自己现在的处境,她又不能表示出来,但又不能坐视不理,于是姜萍萍就有了主意。
先让王旭东一家人远离原先的住所和邻居,然后再给陈迎娣的姐姐陈招娣介绍给他人,断其念想。这套办法完美实现。
对于马春花,同为女人的姜萍萍只有同情,在无爱的家庭里无依无靠卑微的生存着。也深刻了解王旭东与一个不爱的人,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的那种无奈和凄楚。就宛如当年处于婚姻中的自己。
每每想到这里,姜萍萍便打消了下面的幻想,如果当年自己有能力有实力,就不会被棒打鸳鸯了。于是姜萍萍停止幻想,拿起笔将今后的事业规划写了下去。
兽医老王家又兴旺发达了,张付王村又为此又掀起了波澜。说起这些年村里谁家最惨,兽医王元贵家。谁家过得最好呢,还是兽医王元贵家。
几起几落大喜大悲却没有拦阻他们家的飞黄腾达,放眼整个村整个县,没有哪家能像王元贵家有如此的发展,子女们不是吃上了公家饭,就是做生意挣上了大钱,各个长出息长本事了。
同住一村贫富明显的悬殊,着实让人酸楚的不是滋味,可是一谈起王家当年的落魄,大家心里多少又平和了。毕竟王元贵家发达后没有忘本,给村里又是建路又是修桥的给村里做了不少福利。
现在王家的后人翻建老宅,村里人就有过来帮忙的。那时候的农民真的很朴实,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虽然现在比较嫉妒着王元贵他家发家致富了,但念起王元贵家的女婿和儿孙对村里做的那些贡献时,来帮忙的人还挺多。
在这些工人里有一个工人很特别,四十多岁皮肤黝黑,身高中等魁梧健壮,每天都开着三码车带着媳妇早来晚走的。
他的媳妇躺在三码车的车斗里,半瘫着个身子不能下地,吃喝拉撒的需要人照顾。而这黝黑健壮的汉子却是精心的照顾着他的媳妇,没有一点怨言,闲暇时两口子还依偎在一起说着笑。
引得一旁的马春花羡慕不已,也很同情这个瘫媳妇,经常给这两口子多些照顾,一来二去,就跟那瘫媳妇处的情同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