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文武两方面都臻于极致的首推王阳明。他不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他的“心学”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他同样主动作为,将学问在事业上充分表现出来。
王阳明在军事上最令人称颂的是,他用几十天时间,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策划了很多年的叛乱。
当时王阳明以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宁王叛乱,声势惊人,呈席卷之势。
王阳明手中无兵,却临危不乱,他一方面在袁州(今江西宜春)聚集各府县士兵,征调军粮,制造兵械船只,另一方面假装传檄各地至江西勤王,在南昌到处张贴假檄文以迷惑朱宸濠。
为争取时间集结军队,王阳明写蜡书让朱宸濠的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劝宁王发兵攻打南京,却又故意泄露给宁王。
此时,李、刘二人果然劝朱宸濠进兵南京,但朱宸濠大疑,按兵不动。
过了十多天,勤王兵未至,朱宸濠才发觉被骗,带兵攻下九江、南康,随即攻打安庆受挫,此时王阳明大军已集结完毕。
朱宸濠精锐兵力都前往安庆,留守南昌的兵力空虚,王阳明率兵攻打南昌,朱宸濠回兵救南昌,最终双方在鄱阳湖决战。
经过3天的激战,宁王战败被俘。
历史上评论:王阳明用兵诡异、独断,素有“狡诈专兵”之名。
当然,这源于王阳明有一颗强大的自信心。
宁王起事前,到处招募贤才,用重金将唐伯虎征聘过去。不过唐伯虎虽然纵情酒色,但还算一个聪明人,发觉宁王叛乱阴谋后,他佯装疯癫,而且装得很像,甚至在街上裸奔。
宁王一看,唐伯虎这人废了,放掉算了。
唐伯虎因此躲过王阳明的雷霆之击,捡回一条命来。
这一年,唐伯虎不到50岁。他的心仍然很热,放浪形骸不过是寻到机会之前的表现。
唐伯虎的晚年穷困潦倒,54岁的他临终时写下绝笔诗:“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6年后的1529年,王阳明病逝,他的遗言是:“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就这样,两个有着年龄相差的人,都在五十四岁时走向了生命的尽头。
虽然他们活着的岁数相同,但二人却拥有着不同的人生,这就是王阳明和唐伯虎对逆境的不同心态,从而也就有了不同的人生命运。
由于在航班上,张其金用意念和王阳明,以及唐伯虎聊着天,哪怕航班途径重庆转机,虽然经历了七个多小时,但他也没有感觉到时间很久,当他乘坐的航班终于降落在天枢城机场的t2航站楼时,他还在与王阳明与唐伯虎聊着天,直到飞机停稳后,他才停止了和王阳明与唐伯虎的对话。他要收拾行李下飞机了。
当他们随着乘客走出飞机的舱门后,王琳则对张其金说:“期望我们能够在天枢城闯出一番天地,书写更精彩的人生。”
说完,她沿着登机廊桥就去追走在前面的王敏和杜彩霞去了。
张其金和龙薇反正也没什么事,他们倒是不急,就慢慢地沿着机场廊桥向出口走去。
突然,龙薇说道:“表弟,考你个问题。”
“你说吧!”
“为什么昭通的机场没有这个通道,而天枢城的机场却有?”
“因为昭通机场规模小,根本就没必要建,像这种国际型的机场就必须有了。”张其金回答道。
“那你知道这叫什么吗?”龙薇问道。
“哈哈”
张其金听龙薇提出这个问题,他就忍不住大笑了起来,引得他身旁的乘客都看着他,他赶紧捂着嘴低声说道:“表姐,我就知道你要问我这个问题,你就直接问吧!我又不会笑话你。”
“你刚才不是笑了吗?”
“我是笑你在前面做了那么大的伏笔,才问你关心的问题。”张其金说道。
“好吧!那你告诉我,这叫什么?”
“这叫登机桥,也叫登机廊桥。是机场用以连接候机厅与飞机之间的可移动升降的通道。每个机场都有多个登机桥位,就是连接候机楼和飞机舱门的桥。一端连接候机楼的某个登机口,一端扣在飞机舱门上,旅客由对应登机口进入飞机。与登机桥相同作用的还有客梯车,客梯车在乘客上下飞机时将梯口对准飞机舱门。”张其金对龙薇解释道。
张其金见龙薇好像没有听明白,他又补充说道:“旅客采用登机桥登机时,通常用几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