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的合作谈妥,两个人轻轻碰了一杯。
商徵羽倒也没有那般猴急,让钟灵即刻就将方子交出来,也给了她七天时间以图后续。最后二人商定,七日之后钟灵的方子入府之时,商徵羽便将打了“商记”的木招子送到毓秀坊中,从此她便算是由商记“罩着”的商户了。
他们都不是拖泥带水的性子,商议事情也都是快人快语,等商思弦游湖归来时只见钟灵和自家哥哥在一起,第一个反应是不太妙的,但看他们神色坦荡,又觉得自己这或许是太过杯弓蛇影了。
三人聚头,钟灵已是耽搁多时,随即知趣告辞离开,等到了前边结账之时才发现商思弦已经付过了。
在外头消遣了一日,钟灵回毓秀坊已是乌金西坠,暮色沉沉。
说起来也是奇怪,出门时艳阳高照,后来是淫雨霏霏,等到傍晚天却又放晴了。
回去的路上恰巧路过如意楼,这是城中最大的酒楼饭庄,自五代起便有传唤艺伎伶人的风气,难怪有文写道“向晚灯烛荧煌,上下相照,另有浓妆妓女数百,聚于主廊槏面上,以待酒客呼唤,望之宛若神仙”,当真是一片灯红酒绿,霓虹闪烁。
古代的建筑多以低矮为主,加之灯油所费之资又昂贵(要不然怎么有凿壁窃光之说),难怪如意楼这样的建筑会让人觉得不似人间,更像仙境,由此也可见江南之富。
家里两个小姑娘,庄雯和阿禾年纪相仿,阿禾虽然大些,但是心思简单,每日有的吃便很开心,因而一团孩气,反倒比庄雯看着要小一点。
钟灵出去了这么久,自然也是记挂家里人的,她今天下了馆子,自然也不会亏待了她们。茶舍的饭食她不敢恭维,这下直接进了如意楼,要了莲蓬豆腐,白扒鱼唇,片皮乳猪,凤尾烧麦,桂花糯米藕等几样招牌菜,付了跑腿之资,命他们直接送到毓秀坊去。
她回到铺子时,手里又拎着两包糟卤的鹅掌鸭信,两个小姑娘忙完了正坐在店里闲话,见到钟灵归来都是眼前一亮。
没过多时,如意楼的饭菜也齐备了,两个孩子吃的热闹,她心里存着事,却吃不太下去。铺子里的人指定是还要再招的,庄雯和自己不同,自己以后没准备嫁人,庄雯的终身不仅她在乎,庄寒更为上心。
说起来这个年纪,早的已经开始相看议亲了,但是他们人生地不熟的,现下里也只有托付给官媒婆一条出路。不过不管怎样,现下当务之急是让庄雯少些露面于人前,要不然说起来这家姑娘是个看铺子买卖的,纵使哥哥有秀才乃至举人的功名也不好听。
元朝统治之下几百年的礼崩乐坏,好消息是如今汉人当权,拨乱反正,坏消息是对于女子的束缚也开始逐步加强了。
钟灵这些日子同那些人家有了往来,也才知道原来城中不仅有男子科举入仕的书塾,还有给女子进修的女学。当然了,那里学的不是四书五经,而是《女四书》,针凿女红以及一些礼仪规范,若是有闲心,还可以再学点琴棋书画之类聊以自娱。
钟灵觉得这个地方就挺好的,还能让孩子社交一下,多见见同年龄段的人,没准还能交到朋友。
“姑姑……这种地方都是只有千金小姐才能去吧……我也去……这样会不会太破费啊……”庄雯听了钟灵所言同样也很心动,她们没有父亲,母亲一个人拉拔着她们长大,她所思所想本就比一般女孩多些。
嫁人是终身大事,母亲之前就犯难,少不得熬夜做活替她攒嫁妆,等到舅母当家,她更是不敢想了,现如今正是难得的好光景,但钟灵并非是他们的亲生姑姑,寻常人家女孩能识得几个字就不错了,哪里会专门送女孩子读书?一听花费就少不了,她怎么好让钟灵破费?
“傻丫头,你还跟我外道了。”钟灵手里有钱,毓秀坊又走上了正轨,如今已经小有名气,又挂上了商家,再进一步是迟早的事,她既然答应了庄寒会好好对待庄雯,自然就会替她打算周全。
“你一个女孩儿家,现如今就我一个亲人了,我不替你打算替谁打算?你哥哥读书考功名,自有他的一番前程奔,他的婚事尚早,你的却要提上日程了。”
钟灵抚了抚庄雯鬓间的珠花,温言道,“出门子却是能晚些,等你哥哥有了功名,到时候你能挑的人家也多些,其他的咱们慢慢准备着,虽说好女百家求,但好儿郎也有不少人家看着呢。咱们早点打算了,以后才不至于太慌。”
庄雯一个封建社会未出阁的女儿家,有着最普世也最正统的女性价值观,听见钟灵说什么嫁不嫁的当即羞红了脸,但也知道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