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穿成殉葬太妃,我靠陪葬品登基称帝 > 第40章 哭穷(上)

第40章 哭穷(上)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庄雯自帮着姑姑掌家理事以来,看书的时间便愈发少了。她也是真当家才知柴米油盐贵,除了日常要采买的东西之外,家里丫头小子多了,另外又要生出许多事情要做。不过也正因如此,她和学里的一些姊妹又多了不少梯己话可讲。

翁家送自家少爷和哥哥的仆从已经回来了,他们府上还特地让人过来回话,也让姑姑和她安心。庄雯道谢后,又整治了一些家常礼物让那人带回去,两家如此也算是熟识了,都存了交际的心思,以后便要走动起来。

又过了两日,庄寒的书信也到了。上面写的都是一些很家常的话,先是问候了钟灵和庄雯,说在书院一切都好,只是山上天冷些,幸亏有庄雯做的护膝、坎肩与夹棉的布鞋、长靴等等方能安寝,又说每日不敢懈怠,同窗来自天南海北,更深知学海无涯以及自己学识的浅薄,同时感谢钟灵打点的余杭特产,让他在同学的交际应酬中得以很快打开局面。

今天难得她没有处理琐事,想着许久没有练字,便翻出一卷李贺的诗来写。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钟灵带着碧珠儿进来,恰巧便看到庄雯正写这一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若苍天有好生之德,又怎会降下如此灾祸?若凡事真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那她又怎会来到这里呢?

心中思绪纷繁万千,钟灵最终开口也只化作一声赞叹,“我们阿雯的字是愈发进益了。”

庄雯不好意思地笑笑,“姑姑净取笑我,也不知道还要练多久,我才能得姑姑的三四分意思。”

钟灵亦是莞尔,“笔耕不辍就是了。”她的原身蒋哀兰,平素没有别的爱好,独好书法之道,每日起来雷打不动地练字,在蒋家宅邸内如此,进了宫后也依旧没有丝毫懈怠,每得好帖便如获至宝,深宫寥落,那字却修炼得愈发炉火纯青。

都说是字如其人,境随心动,曾经蒋哀兰的字不论如何,哪怕是最周正的隶书也透着股清冷缠绵,如今倒是有了几分卫夫人的意趣,字里的洒脱超然都要溢出来了。

前天听着商徵羽的意思,现如今朝廷既没有降下恩旨减免税收,也不许官府开仓放粮,那么多流民在外,劝是劝不走的,为了防止流民聚众哗变恐生事端,孟知府终于也没了办法,开始一户一户地游说起城内的富裕人家。

世代簪缨的官宦人家不好惹,累世经商的富贵此刻却是肥羊。

难道藏富于民不就是等着这时候磨刀霍霍的吗?

商家虽然是皇商,但到底也是沾了个“商”字,作为盘踞余杭的望族,孟知年登门,自然好一番打点,然而以往那些官老爷都是只要自己荷包鼓了,旁的款项意思意思便罢了,但是现如今这位的样子……倒很是个清官儿。

商徵羽不是讨厌清廉的人,他只是有点肉疼。孟知年想要商家做个表率,只要商家俯首,商氏商会的一干人等便也一并从之了,其他人见商状也少不得要顺势而为。只是这服不服,什么时候服都是要讲究时间场合以及方式方法的。

若是商家一下子便应承下来,孟知年是个清廉的倒还好,那若孟知年是个昏聩的呢?水患安置流民你出了,那修筑河堤还要不要出?架桥修路还要不要出?赡养孤寡要不要出?接济学子要不要出?

安置流民的银子可多可少,但这个口子只要一开,想要收回去就难了。所以商徵羽肯定不能让孟知年轻轻松松地就把事情给办了,少不得要互相试探几个回合,最后磨合出一个双方都能看得过眼的决定出来。

城内哪家不是人精?不光商徵羽是这样想的,其他人也是这样想的,故而孟知年忙活了今天,仍旧进度缓慢,鼻子上倒是没少碰灰。

……

乌衣巷里,孟知年被沈员外和他的大儿子弓着腰恭送出门。

孟知年上了车,回想起沈家高大宽敞的门楣,府邸内的假山花园,小桥流水,待客花厅里的陈设都是一水的檀木,忍不住骂道,“穷穷穷!都和我哭穷!我倒是想知道,江南如斯富庶,这些银子到底哪儿去了!”

幕僚贾政道见他发火,也收回了刚才的醺然表情,劝道,“大人宽心,学生虽然不知这银子去哪儿,却知道这东西着实是个好东西,想必自有他的去处。”

是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