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穿成殉葬太妃,我靠陪葬品登基称帝 > 第42章 哭穷(下)

第42章 哭穷(下)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犹记当年惊鸿一面,惊鸿虽在,锦书难托,细雨微濛杂花垂,燕子来时,长安故里两不见,只影向谁去,知向谁边?

……

鸡头米,又称芡实,晒干后可入药,《本草纲目》称其“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与切成薄片的莲藕和鲜嫩的豌豆荚同炒,清爽可口,最最相宜。

至于说到茨菇,这种菌菇本身是没什么味道的,但却和燕窝花胶一样,最能提鲜,与其他味道浓郁的食材同煮,相辅相成最妙,于是钟灵便将其切成大块,搁在东坡肉里头与其一同蒸炖。

茭白质地简单,性格单纯,用热油和秋油一逼一焖,其风味自现。

最后一样莲藕嘛就再煮个甜菜,里面用泡好的糯米填到七分满,再用竹签子封好了下锅煮,只填七分是为了防止糯米受热吸水膨胀撑坏了容纳它的莲藕,等到煮到半熟了,就往里面下上桂花和红糖,最后转入微火,待莲藕和糯米都吸足了香甜的风味便拿出来,等到想吃时切片装盘,再淋上蜂蜜撒上干桂花便是了。这道是江南的传统菜式,钟灵依葫芦画瓢,既不逊色也不出彩。

庄雯年轻,正是贪顽的年纪,虽然让她管家,却也不想拘束了她得孩子天性,前几日翁家小姐呼朋引伴邀她赏花,便是穿戴一新欣然赴约,钟灵不过是闲话时候提了一句“槐花春饼”,她便采了一捧捧雪白的槐花放在篮中背了回来。

庄雯既然认真,钟灵自然不会辜负了她的雅兴,便将这些槐花里捡着好的,半开极嫩的,撇去发黄的,有斑点的,枯萎蔫坏的,将择出来的分一半埋进上好的澄面白面里头,直到粉面中都浸透了花香滋味,又将另一半上甏里蒸,与槐花蜜一同调和成陷,如此包出来的槐花春饼方才香气袭人。

庄雯见她将这做法娓娓道来,忍不住咋舌道,“乖乖,我本以为和槐花饭似的,蒸好了按照甜咸口味,甜的拌上蜂蜜白糖,咸的淋上香油陈醋细盐便好了,没想到还能有这么精巧的法子,也就只有姑姑这样玲珑剔透的心肝才能想出来。”

钟灵闻言不过一笑,“这哪儿就叫玲珑心肝了,不过是学了河工的法子化用而来。他们那等豪富,用的才叫一个穷奢极欲呢,便是将这些鲜嫩的花朵儿蒸出来滴取清露,再用雪绡纱滤过,澄出来的纯露来做饼,其余的一滴水也不要加,这样做下来,恐怕是千株槐树也是不够折腾的。”

一通话说的庄雯和青萝碧珠几人瞠目结舌。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手中物质条件极大丰富,早就摆脱了温饱追求的统治阶级眼中,食材的珍贵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于是各种刁钻繁巧的烹饪技法应运而生。

孟知年近来没少鼓吹那起子人家斗富,便是连一条鱼至江中捕来,一路上烹制,待送至席上正好烹完,方才为至鲜的法子都使出来了。

钟灵倒是没看到这位知府大人是如何骄矜,只看到了那些鱼虽然被只取鱼脸颊亦或鱼肚子上的一块嫩肉,但是宴席每日所剩无数的珍馐美味都被穷苦百姓瓜分殆尽,无数富户张榜雇工,只为夸耀其富。

但看苏、湖二州,没有孟知年这么折腾,虽然是江南富庶颇有家底,虽然没有闹到饥荒动乱,却也是物价飞涨,民难聊生。

无论是为了政绩还是真的为了民生为计,钟灵都敬他三分。

等饭食菜肴已经齐备,钟灵便携碧珠儿回房换衣。先前在厨房烹调整治,衣裳上早就沾染了油烟气,见客未免失礼。

头发重新打散,梳了个两边低中间偏高的抛家髻,大抵是因为年轻,钟灵头发茂盛,倒也还不需要假发髻支撑,三千青丝如瀑,在碧珠灵巧的手中上下翻飞,不多时便挽好了。由于今天是特地“哭穷”来的,钟灵也没有用什么复杂贵重的首饰,不过簪了两朵粉黄的青龙卧瑞池牡丹绢花,几枚小小的金钿加以装点。

穿的是泥金灵芝四合如意云暗花纱的上袄,扣着黄铜鎏金的梅花如意云纹大扣,葡萄紫的喜鹿贺三多妆花织金纱襕裙,一身装扮不至于老气,也不过分张扬,都是相对庄重的颜色,几番揽镜自照,觉得已经妥帖后,门外幺儿来报,说是孟大人的马车还有一条巷子便要到了,方才起身,带着碧珠去门前恭迎。

马车骨碌碌地到了钟宅门口,一只骨节分明,修长有力的手兀自撩开了帘子,孟知年下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