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是他领导下建立起来的,现在要破坏掉,那说明什么?说明过去的机制已经过时,这样范总威信就会受到破坏。所以,他不可能表态支持,不反对就算是不错了。总经理的建议好多时候其实就是指示,就是决定,说出来让大家讨论也只是一种礼貌,所以很快,关于体制调整的方案在内部相关部门就进入细节设计阶段。没有不透风的墙,首先坐不住的是几个大区经理,他们是一方诸侯,在各自的领地自己都有一个很好的办公室和支持班子,待遇也不错,如果撤掉大区经理这个层面,他们未来工作怎么安排,就是一个大问题。首先是他们的班子肯定是要撤掉的,其次是他们发号施令的日子恐怕就要结束了。所以,这一段时间,夏总和范总的手机简直要被打爆了。
打电话倒不是很大问题,解释一下,安抚一下,可是东北区的经理程阔远第一个飞了回来,接着是华北区经理高辰,然后是华南区经理金敏珠回到了总部,他们都是没有预先通知回来的,当然夏总和范总可以理解他们的心情,还有另外一个客观原因是方总监,他们的直接领导一直请病假,所以,他们这样回来也不算违规。
作为总经理,夏总反而高兴,这说明这几个人很在乎这份工作,当然这也不意味着不回来的人就不在乎这份工作,至少他们不是那么着急。夏总安排时间和每个人分别做了思想工作,但是更多的是想听听他们对于自己区域调整的思路和意见。
随着大区经理回来,一部分地区经理也开始直接给范总甚至夏总打电话询问关于机构调整的事情,这样事情就有点不太好,觉得下面人心不稳,夏总和范总商量以后,做了一个决定,他们兵分两路到各大区各地区实地了解情况,并且听取下面的意见,收集起来,做出初步的合并淘汰方案。
夏总带杨子敬和郭总监一起,负责到华南华东华西南粤四个大区,范总带队和Fred以及方总监一路到其余的四个大区。时间两周,争取到四月底新方案出台。
两位总经理刚离开工厂,财务总监老丁就接到了其它地区批发商跑单的报告。信息传到夏总那里,夏总的意见很简单,这些事情全部交给律师去处理。可是丁总监还是摇摇头,自言自语说,“看来夏总还是不了解具体情况啊!”
大约七八个案子交给了兼职律师,很快就把这些批发商起诉了,可是要等到开庭可是一个漫长的马拉松。事实上,这几个案子在全国不同的地方,最后都被法官判蕻胪赢了官司,可是最后没有一个案子得到执行,也就是没有收回一分钱的货款,并且蕻胪还赔进去一大笔律师费。这是夏总职业生涯中的一个教训。
在工厂,丁总监简直忙得晕了头,先不说公司正常运作的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光是签字这一项,丁总监就需要花费不少心力。过去都是各部门总监签完再报副总和总经理签署,轮到他最后审查的时候,只是走一下流程,所以没有一点压力,可是现在不一样,夏总和范总都不在,又走了几个部门的总监,这样他的压力就很大,签了字是要负责任的。不过,也没办法,总经理已经授权他来代签,那就是要把一次关的。
另一方面,内审也是是他更加头疼的事情。几个二十几岁刚从学校出来的年轻人,一个个牛气熏天,他们审查账目,必须随叫随到。到了还要看这些小年轻的脸色,这让丁总监很不爽,且不说工作职位比他们高,仅是年龄都可以做他们的长辈。可是,这些内审的人就是这个样子,拿了一把尚方宝剑,个个都像是李莲英一样,看下面这些高管简直就是把每个人都当成了罪犯。不过没办法,对他们还是要小心伺候,他不想让这些小年轻向上面汇报自己不配合。除此之外,确实查出了很多问题,尤其是采购方面的价格,数量,预付款等与市场完全不相匹配。这个问题丁总监没法回答,他知道问题的出处,可是整个流程并不违反公司的管理规定。另一个头疼的问题就是公共关系开支,这也是丁总监自己很忌讳的地方,虽然他知道这些钱不可避免需要花,可是进入账目以后,作为财务总监是要负连带责任的。况且,这些小年轻一口咬定,这些钱背离了公司的原则,并且要上纲上线,那就是行贿受贿。这样也把这个老财务给吓住了。他知道范总可能是大方了一些,可是从另外一个方面为公司节约了好多麻烦,这样算下来,最终还是公司赚了。
伴随着查账的深入,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发现了几乎所有大宗商品都来自于同一家供应商,这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根据蔡经理反应,可能是内审的人去了那家供应商。蔡经理非常明白这个公司是范总的公司,只是外人不知道罢了。如果这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