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曾在别处生活过一段时日,所以口音与小妹们不像。”姜小七随意扯了个借口。
“那便是和我一般了,我自小便是塞外和皇城两处奔波,随着我父亲四处经商。”苏俞舟也礼貌回复。
二人间气氛颇有些尴尬,姜小七一时间也想不出其他的话题,只好干坐着。
她只好悄悄打量着眼前的男人,方才在外面不仔细看,只觉得苏俞舟面容姣好。
现在近距离接触,她只觉得苏俞舟的皮肤竟比一般姑娘都要白皙紧致,而且剑眉星目,身上没有这个年纪男子的浮躁之风。
看着看着姜小七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只好转换自己的注意力。
不一会儿,小二便把前菜端了上来。
那碟子里的东西却极其眼熟,跟自家的青团形状十分相像。
“这不是咱们家的青团吗,怎么来这儿了。”李芙嘴巴不等人,一下子便指了出来。
姜小七脸色也有些难看,毕竟这青团的抄袭风气她已经打击过一次了,没想到岳城县最大的酒楼竟然也还在效仿。
“小芙,别说话。”姜小七黑着脸,用筷子夹了一块“青团”。
意外的是,这吃食虽长得像青团,味道却和青团完全不一样。
“几位有所不知,这乃是我家掌柜的根据青团的口味改良的一款吃食,名叫玉子,很是受欢迎呢。”这时小二才出声解释:“很多顾客都以为这是青团,实则不是。”
“你胡说,这明明就是青团!”李芙不依不饶。
李芙只认死理,不管店小二再怎么解释,她都不听。
“算了小芙,这的确不是青团。”姜小七见李芙又要发作,只好夹了一块送到李芙口中。
李芙吃了一口,脸立马就红了。
今天她闹了两个大乌龙,恨不得立即回家不见人了。
姜小七见她安静下来,跟店小二道歉道:“实在不好意思,这位小哥,我小妹口沫遮拦。”
店小二也没有再计较,她不卑不亢的态度倒是让苏俞舟刮目相看。
“我看姜姑娘气度很大,在下佩服。”苏俞舟对她拱手作揖。
姜小七倒是有些疑惑,“此话怎讲?”
“这青团我也有所耳闻,听说只有明月楼有卖,这玉成酒楼的玉子虽说和青团味道不一致,但却也算是借鉴,你怎么不生气?”苏俞舟说出自己的疑问。
他也是生意人,知道赝品对正品的影响有多大。
“话是如此说,但玉成酒楼这么大的铺子,我只是一介小民,自然不会与他们硬碰硬。更何况,他们做的这玉子还有利于宣传明月楼的青团,我自然是更不会在乎了。”姜小七解释道。
虽然玉成酒楼的做法有些投机,但也不无道理。
玉子的存在激励了她更新青口味的决心,对她来说是一个警戒。
“姜姑娘的简介倒是新奇,苏某愿意一听。”苏俞舟来了兴趣,让姜小七继续说下去。
“现在能和青团媲美的美事,估计也只有这玉子了,哪家更好吃,食客心里自然有计较。再说了,有市场就有竞争,这竞争是良性的,也有利于促进市场的发展。难道我还有精力一个个去打假不成?”姜小七表面上云淡风轻。
但心里已经在计较着如何提升青团,以及其他吃食的风味。
姜小七这一番言论,倒是正中苏俞舟的口味,“姜姑娘好见解!好一个有市场就有竞争!苏某人也是如此认为。做生意者不拘小节,这正是我为人之风!”
“我也是如此认为,睚眦必报是小人所为,君子只在意自身风度。”见有人和自己理念一致,姜小七也很是高兴。
自从来到这里以后,能和自己谈论抱负的人少之又少。
家里人都是庄稼人,她讲再多也是对牛弹琴,只有苏俞舟能听懂自己的意思。
“那我与姜姑娘是知己了。” 两人一拍即合。
气氛逐渐从尴尬转为轻松,谈论的话题也变得天南地北。
姜小七一边用自己现代的见解和苏俞舟解释自己的看法,更是让苏俞舟对她刮目相看。
而一边的李芙这是坐立难安,两个大人谈论的东西她一点都听不懂,却还要坐在这里受气。
“蓉蓉,你想不想出去?”她悄悄对李蓉说话,撺掇着李蓉离开。
“我,我不知道,这里挺好的。”李蓉不知道李芙心里的小算盘,唯诺道。
“你傻呀,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