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埔学习期间,李定国给教官们的最深印象就是善于思考,不循规蹈矩,经常能提出一些十分新颖的意见,但由于那些教官大部分是黄埔一期的老学员例如何应钦、陈诚等人。基本都是追求教学权威和建立威信,并没有影响到其他学员。都是李定国以老带新时,喜欢带一些私货,这个时候,李定国展示出来的热情和情绪才像一个青年人。谁都不知道为什么李定国会出现两种差异巨大的表现。李定国也不知道,他不知道一个穿越回民族危机前的青年人会背负什么,他穿越之前也只是15岁,也并没有学习过什么有用的实用知识,除了那个已经基本成型的马克思历史唯物、科学辩证的思考方式。
他的学弟曹望就经常来找他,问他为什么这个时候这样,又为什么那个时候不能这样。
李定国感觉曹望就是战术理解到位,但是战略一窍不通。当李定国用一战德国战例时,曹望总是很兴奋,因为他觉得德军是天下第一的,但是他不理解总是以少敌多的德军为什么会失败。
“学长,德军为什么要在凡尔登反复加菜?浪费宝贵的老兵。直接大面积展开假装堑壕防守,英法如果跟着展开,就趁着夜幕集中炮兵,用骑兵为主步兵为辅的机动部队在宽大战线上撕开口子然后打穿他,最后步兵跟上战线,进行穿插包围,这样英法的组织度根本组织不起来,这不是砧板上的肉随便吃吗?”
李定国想了想,说:
“我觉得这就要参考当时德国国情,当时的战争阶段就已经宣布施里芬计划告吹,就是已经认定快速结束战争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哪怕在凡尔登击溃英法,但是基于装备等各方面的性能,能消灭的有生力量很少,哪怕被你吃了五六万,只要他还有剩下的十几或者几十万溃退回去并恢复组织,还是会回到那样尴尬的情况,甚至因为你占领了这里,形成了突出部,所需要的防守力量会更多,这不利于德军。
而德国想要争取利己的谈判,就得消耗英法的有生力量,消耗他们的综合国力。所以当时德国陆军部的目标的关键词应该是,短时间内,大规模或者决定性的,消耗掉英美的陆军实力和后备战争潜力,就是打光他的老兵,让他的新兵形成不了战斗力,中下层军官是一支军队战斗力的保障。如果短时间内英美组织不了太多新兵加入,就得投入老兵还有军官。或者弃守,放弃凡尔登,但这对民心军心影响很大。两个情况,无论哪种情况,德国都是利好的,所以限制德国战术施行并形成战略影响的是装备性能的不足。“
曹望皱着眉头,还是有些不服,扯道:“那我给他来几次,吃它几次几万人,不就是战略影响了吗?”
李定国摇了摇头:“这种事情能成功与否,人和就是不占的,天时地利呢,如果苍天在看的话应该可以成功一次,但风险太大,而且你实行了一次他后面就会有所防备了,没有冒这个风险的必要。所以,德军在战术上是不太艺术,但在战略上,哪怕从现在看也是成功的,凡尔登一战基本打空英美陆军几年内大规模反攻的潜力,但是战争潜力和工业实力更为强大的美国加入协约国,就是在宣告德国的失败。“
曹望听罢,还是意犹未尽,自言到:“这个你也讲过其他的,但是还是…唉,不过瘾“。
说着就拉着李定国走:“走走走,我们去吃饭,顺便你跟我讲讲你之前说的那个坦克,这可是个新玩意,我好奇的很。“
无奈,李定国只能被拉去了。路上几个女军官走过,看见两个大男人拉拉扯扯,都掩嘴笑了,这可把曹望看呆了:“我滴个乖乖,我在耕田时看见那个地主家的小妾时就想着娶一个这样的婆娘就无憾了,来到这才发现我看小了啊。“
李定国见那些女军官笑了,脸红了一下,感觉扯开曹望,整理了一下。
曹望一脸鄙夷地缓缓转过来头来:“学长,不是我说你,那个张丽丽肯定对你有意思,是个人都看得出来,你这…站着茅坑不拉屎啊“
李定国瞪了他一下:“丽丽不是茅坑,你这是什么比喻,别胡说八道了,闭上你的嘴,快走。“
曹望懵了一下:“那为什么?“
李定国脸又红了一下:“打不过“
“哈哈哈哈哈~~“
曹望闻言大笑,指着李定国,刚想说点什么,干脆不说,继续笑,笑得肆无忌惮,捧腹大笑。
只见那几个女军官走了过来,欣欣然微笑问道:“笑什么,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分享一下吗?“
曹望见她们过来,赶紧停住,然后整理了一下,正了正军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