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长生仙:游觅世间烟火 > 第103章 东皋诗会

第103章 东皋诗会

讲授的,其实是他自己对此的一番理解。

今日前来的,除了许多年轻的后辈,其中也不乏与王功同辈之人。

以他们在诗文上的水准倒是不必听课。

王功专门给这群人设置了诗板,用来抄录这群人创作的诗句。

这是王功为保存当世诗文进行的一种尝试。

沧海桑田,人寿有度。

他们终有一天也会化作枯骨,可这些生前留下的诗文却是不会消散的。

王功自诩无法留给后人太多的感悟,只能尽他所能,将当世涌现的诗文尽可能保存下来,留待后人学习与品鉴。

这其实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东皋诗会至今,山上诗板记录的诗篇,总数已经超过二百之数。

……

山顶的另一端

李常笑身边摆着十余块诗板,在所有写诗的文人中格外显眼。

其中一人打趣道:“大师,莫非您还是个罕见的诗才?”

李常笑摇摇头,解释道:“是替一个老友记下诗篇。他过世的早,没能赶上今日诗坛的盛景。我作为老友,既然碰上了,也只能尽我所能,替他弥补些许遗憾。”

此言一出,在场之人纷纷肃然起敬。

先前开口之人更是拱手告罪:“方才是崔某失礼了,还望大师莫要放在心上。”

“无妨,”李常笑微微一笑:“吾等今日来此,皆是想替大唐的诗文开出一片天地,何来的失礼之人。”

“敢问大师的故友是何方神圣,竟然一口气留下这么多的诗篇。”

有围观者看到李常笑身旁厚厚的一摞诗板,问出了这个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

李常笑一面抄录诗句,一面说道:“他名薛褒,也是一位难得的诗才。可惜贫僧力有不怠,无法全数搜集来。”

“原来这位先行者叫薛褒,崔宪今日拜过。”

……

随着题诗留板这件事传来,不少担任官职的官员,也纷纷赶着旬假,将自己的诗文送来。

永徽帝闻之,也亲笔写下“东皋诗板”四个大字,赐给东皋子,以表示对这事的支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