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影视:从狂飙开始走向巅峰 > 第142章 细节决定成败吧

第142章 细节决定成败吧

说起人格魅力,高启明觉得自己老哥的人格魅力是没得顶的。不管是剧中成了大反派,还是如今温文儒雅的形象,都是高启明很喜欢的形象。

高启明当然不会承认自己是什么“哥控”的,但自家老哥的魅力的确有点高的。

其实吧,以高启明的角度来看,虽然高启明是更喜欢剧中的安欣和李响。

但不知为何,好像是有很多人会更喜欢剧中的反派人物,比如老哥高启强,大嫂陈书婷这些橘色。

很多人都说狂飙里反派人物比正派人物刻画的深刻。

这点高启明是能够理解的。

因为剧中的老哥高启强有个人生活,像个真人,而安欣完全没有个人生活,像是天降圣父。

个人形象的丰满靠什么搭建?靠大量详实的细节去搭建。剧里用了很多篇幅去描写高启强的日常生活,我们看得到他和弟弟妹妹们相依为命的时候住的旧厂街的老房子,也看得到他成为强哥之后住的大别墅。

从安欣的口中,观众知道他拆迁的时候特意留着老房子,每年过年都要带着家人去吃年夜饭,他亲自下厨,就算弟弟和妻子去世了,也保持着这样的习惯。

我们还知道一碗猪脚面对他和弟弟妹妹们的意义,它不仅是高启强贫穷生活的记忆,也是他和弟弟妹妹们相依为命的亲情象征。

小时候他带着弟弟妹妹去吃猪脚面,没有钱,只能买一碗,于是妹妹高启兰吃猪脚,二哥高启盛吃面,大哥高启强只能喝汤。

长大了高启盛才知道,他哥最喜欢吃的就是猪脚面,最讨厌鱼腥味,可是他为了弟弟妹妹,杀了几十年鱼,喝面汤,三十多了没谈过恋爱。

我们看得到20年后的高启强成了最常见的老阿叔的样子,成天泡在福禄茶楼里喝茶吃点心,挂着一脸慈祥的笑容安排手下的小弟们打打杀杀收账,俨然是国外的教父那般。

但是最后他离开的时候,观众又能看到他给旁边两个空位斟上两杯茶,轻声细语地说:“阿盛,书婷喝茶。”你一下子又无法恨他了,只觉得他是个有血有肉的人。

观众觉得高启强亲切、真实,就是因为他是有弱点的饮食男女,他有亲情这个软肋,不是一个为了利益可以牺牲一切的上位者形象。

人一旦有了弱点,有了牵挂,就会让人觉得有人味儿。就像曹闯、李响和张彪,他们不那么完美,他们有私心,会软弱,所以大家觉得他们的形象很立体。

但是这些生活细节,安欣是没有的。整整39集,没有出现过一次安欣的家,没有一个他私下吃饭的场景,甚至没有一次他独处的时光。这对塑造人物是极其致命的。

而《狂飙》本身是以调查组来到京海,找到安欣,通过安欣的讲述去了解高启强的发家史,为了加强安欣的影响力,完全可以让安欣的独白和画外音来主导,而不是让徐忠充当画外音。

这些细节,正是安欣这个人物所缺乏的,他这十多年到底失去了什么?编剧应当有所补充。在别人过年吃饺子阖家团圆的时候,他在干什么?

是在吃着泡面整理高启强的犯罪线索吗?更残忍点说,是安欣还不够惨,早生华发不够,接近残废的右手不够,放弃掉的爱情也不够,这些都停留在表面,够不上惨烈。

而像《沉默的真相》里的江阳,他的经历和安欣颇多相似之处,都是因为坚持对正义的追寻而断送了自己的事业和爱情。但江阳的形象就相对立体可信的多,因为编剧给了他示弱的机会,就是丢钱包那场戏。因为这里的崩溃,观众看到了江阳的人性,他不是大无畏的钢铁战士,他也会难过,也会脆弱,也会因为小事破防。但是正因为他适当地暴露了这些弱点,才更能证明他对真相的执着,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有多么珍贵。

而安欣缺乏这些细节的旁证,来告诉观众他过得到底有多惨,他的坚持有多么不易。安欣剧中两次给高启强送饺子,是因为工作;和疯驴子吃肠粉,是因为卧底工作;和徐忠纪泽吃肠粉,是因为工作;和高启强吃面打边炉,是因为工作,甚至和孟德海父女包饺子,还是为了工作……

因为都是工作,所以你看他吃饭并不是享受,不知道他喜欢吃什么,更何况有时候还没吃到就不欢而散或者直接转场了。从头到尾,安欣这个人物好像就是刀枪不入没有弱点,甚至你连他一点点个人的小癖好都不知道,他就是一个破案的工具人形象。

从个人成长来说,高启强这个人物的变化过程,大家看得一清二楚,从一个卑微讨生活、点头哈腰给市场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