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口音,这个角色的经历很痛苦,有隐忍有热血有成长,这都是安欣这个角色的加分项。
在剧情上,《狂飙》接地气,不仅安欣是有点小仰仗的普通人,连高启强都是鱼贩子起家由弱到强。故事有上上下下的串联,徐忠负责清理上面的垃圾,安欣负责对付高启强这种和杨健张彪这种身边的蛀虫,分工是很明确的。
《狂飙》里,有很多普通人,唐家兄弟称王称霸讹人等离子电视,但他们只能在市场逞威风,一说去杀徐雷也吓得肝颤,需要找高启强一起动手,出了人命照样懵,李宏伟在饭桌上怼高启强,欺负程程,蛮横无理至极,但一说杀孟钰,照样秒怂,这些人都只是混混而已,我们身边,你不能说就完全没有这样的恶人。
而另一边的群像,都是我们接触不到的人嘛。
所以安欣和侯亮平,相较于剧中的其他角色,两部剧的男主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吐槽。
侯亮平和安欣在某些方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坚持正义,对于违法乱纪之事坚决斗争;一根筋,对于自己认定的事就会追究到底;身份都不算简单(也可以说是主角光环)。
同样都是头戴“主角光环”的男一号,明明都是执正义之剑,仗正义之师的卫士,网上对侯亮平 的吐槽明显多于安欣,总结原因无外乎两点。
其实呢演侯亮平的,你看过他演的诸葛亮,就不如之前的人,也不如后来的人,总觉得有点“假”。侯亮平,总觉得有些轻浮,一个四十多岁的人了,怎么也不能这么毫无城府吧,倒像是一个二十多岁的楞头小子,和“黄毛”有得一拼。和几位老演员的对手戏也是完全落入下风的感觉,尤其是和“高育良 ”的几场对手戏,原本应该紧张刺激的情节变得没那么精彩了,和“高育良”摊牌的戏以及最后对“祁同伟”的劝降戏让人有一种尴尬的感觉。但是,有几场戏还是很不错的,比如被撤职后的几场戏。
再说演安欣的,一直觉得演安欣的人演技不错,“安欣”明显落于下风了,并且说话的方式像“陈江河 ”。后来看了剧,不知道是剧本问题还是人物问题,“高启强”这个人物要比安欣更丰满,一路走来,从低三下四鱼贩到称霸一方的商界大佬,反观“安欣”明显弱于“高启强”,从戏份而言你甚至不知道谁是男一号。
“安欣”这个角色我不认为还有人能演的超过演安欣的,本身这个人物就不讨喜,可以参考“侯亮平”,演安欣的能将其演绎的不讨人厌,也属难得了。在人物的处理上是很到位的,比如说,刚开始,高启强在看守所对安欣说新年快乐时,安欣露出的笑容里,有温暖,有纯真;和孟钰 在一起时的那种眼神动作的细节总是让人有会心一笑的感觉;和徐忠刚见面时的防备和拘谨;二十年前和二十年后在眼神、动作、语气这些方面的处理,那不是所有演员都能处理好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
再然后是人物的人设、台词。
侯亮平的身份可以说是天选之子了吧,万里挑一。这样的人物设定,再配上一些高大上的台词,总让人觉得不接地气,站着说话不腰疼,有点装,不理解人间疾苦,很难让人产生共鸣,自然容易让人反感。
安欣的背景虽不似侯亮平那样,但是按照狂飙这部剧的规格也算不错了,父亲的两位好兄弟待自己亲如父子的,这样的关系,安欣却不那么让人讨厌,甚至因为一些善良之举,成为了高启强内心深处的一丝温暖,也温暖了看剧的你我。反观“陆寒”,完全是翻版安欣,却难有善终,甚至事故无全。
观众对于弱者的同情。
相较于侯亮平的顺风顺水,完美人生,四十岁就是内部的王牌;
安欣这二十年明显要坎坷的多,二十年来,不仅亲眼见证自己曾经帮助过的人一步一步走向犯罪,还毫无办法;亲眼见着自己的恩师好友死于非命却抓不住凶手;眼见自己心爱的女孩嫁作他人妇还只能默默祝福;二十多年仍然是孑然一身;眼见赵立冬逍遥法外而自己无能为力愁出了一头的白发。
安欣和侯亮平最大的不同在于:观众看侯亮平更多的是他的身份,而非努力;而安欣,观众看到了他的善良、坚持、努力和普通人身上的不容易。对于弱者的同情让观众更加喜爱“普通人”安欣而非云端的侯亮平。
徐忠问安欣如果再来一次还会不会给高启强送饺子安欣的回答:我肯定不会,但也说不好,我就觉得可能每个人的选择吧,当时当下,一定是唯一的,或者是迫不得已的。
这便是安欣受人喜欢的地方呀。
其实大家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