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青年,双手紧捏着拳头。
他怒目而视,恨不得将这地主撕碎。
与他一样的人也有几个,而且大部分都是青年。
青年是一个国家的新鲜血液。
尽管只有寥寥几人,但能有青年不服强权,玛利亚倍感欣慰。
只不过只有青年是不够的,因为国家的组成,并不只有青年。
“阁下,请回来吧,我们做得够多了。”
布鲁西洛夫闻言,立即撤下准备给这肥胖地主一巴掌的打算。
虽然不解,但他还是回到玛利亚身边。
“地主先生,根据俄国农民法律
布鲁西洛夫惊讶的看向这位公主殿下。
毕业于圣彼得堡大学的他,怎么就没听说过这样的法律条例?
俄国确实是有农民法案,那是在亚历山大二世进行社会改革时出现的法案,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农民不受地主剥削。
然而,在这个文盲率高达百分十九十五的国家里面,别说法案内容了,恐怕连这些法案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
但同样的,这位地主也是如此。
他不是文盲,但他并没有学过法律。
如今,听到这人如此熟练地念出俄国法律,并且明确道明是农民法案,加上这位气势不凡且实力强大的护卫。
难不成,这是某个大家族里的孩子?
如果真的是这样,仅仅是一个普通地主的他,不可能与之抗衡。
衡量得失过后,地主冷哼一声,放弃绞杀这三个逃跑农民。
玛利亚又让布鲁西洛夫给那地主一些钱,直接在他手上买下这三位农民。
她知道,如果不这样做,她一旦离开,这三位农民极有可能再度面临死亡。
今天已经逛得够多了,玛利亚准备离开。
路上,布鲁西洛夫很好奇。
“公主殿下,您为什么不让我除掉那个可憎的地主呢,凭借我的徽章,当地警察不敢对我们动手。”
只要他还带着自己的徽章,那么,在军衔上就足够让他畅通无阻的行走在俄国这片土地之上。
可是……
“没必要。”玛利亚压低着自己的帽子。
她知道,就算杀了这个地主,也会有另外一个地主替代。
这可不是杀一人那么简单。
双方就算要火拼,这些村民也不一定会帮助自己。
他们在怕,怕这个地主的报复,也怕自己会失去地主的那一丁点小惠小利。
俄国的根,真的烂透了。
10.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的回信
自那一天以后,玛利亚经常性跟布鲁西洛夫一起出去。
他们所要观察的地方有很多。
工棚,农田,工厂还有市集。
只要是有人的地方他们都会过去。
有些时候,布鲁西洛夫甚至还会化作一名带着孙子的农夫,有些时候二人乔装成资本家,假装要游览工厂,收购土地。
这几番出去见到了很多东西。
越是对底层百姓的观察,就越是明白现在的沙俄究竟处于一种怎么样的环境。
贫穷,无知,愚昧和封建。
自从亚历山大2世进行农奴制改革以来,俄国经济快速发展,农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
然后就是对资本的提升。
农奴制改革最大贡献就是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劳动工人。
资本发展的前提就是劳动力的使用,工人越多,资本的发展就越快。
加上俄国这庞大的土地面积和丰富的矿产资源,按理说应该可以迅速发展成资本大国。
可是,俄国的皇帝永远都是最精明的皇帝。
绝对权力已经掌控在他们手上资本发展自然会受到阻碍。
这也就是为什么俄国无法像其他列强那样。
“中将阁下,在他们身上,您看到了什么?”
依旧是骑着那一匹漂亮的白马背上,玛利亚正以旁观者的姿态,看着眼前的景象。
那是一场罢工游行。
事实上,在俄国境内,罢工和抗议并不少见。
无论是工人亦或是农民,他们都走上街头,开始抗议资本家和俄国政府的剥削。
在这里面,可以依稀看到某些人的身影。
布尔什维克的身影。
这一次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