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动了某些人的蛋糕,迎接而来的,将会是农民起义或者地主与富农的抗议。
再加上,俄国农民的思想一直以来都遭到禁锢。
他们只会思考自己能不能吃得饱穿得暖。
至于是否会被剥削,又是否懂得如何把目光放得更加长远。
这些问题,他们从来都不会去思索。
所以,在农村改革这一方面上,玛利亚实在是想不出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
“或许,我们能重新分配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地的方法,从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玛利亚说出自己的想法。
尽管这个想法是她憋了很久才说出口来。
但是,也不免是一个方法。
至于这个方法是好是坏,则需要去思考和论证。
可是,斯托雷平却在这个提议下,想到了另外一种方法。
直接剥削农民,从根本上消灭贫农。
76.畸形的加速发展
顺着伏尔加河一直往回走,二人将自己所看到的一切都纳入思绪当中。
回到圣彼得堡大学之后,玛利亚便经常往斯托雷平的办公室而去。
商讨的,正是如何对俄国农业进行改革。
摆在二人面前的是浓度很高的茶和咖啡,桌案上还摆放着些许零食。
每当讨论起来,二人都是通过各自观点和想法,进行表达和陈述。
陈述之后,便又是长久的沉思。
最后,二人得出了一个共同总结点。
“首先,俄国需要将农业生产量提升上去,这不单是为了满足国内需求,更是为了防止国外随时发生的战争危机。”
喝了一大口浓茶后,玛利亚便接着补充道。
“农地需要集中起来,大规模耕种,需要重新分配土地。”
对于她的建议,斯托雷平表达了赞同。
改革不单是要针对国内,更是要时刻提防着国际情况。
如今的国际情况十分紧张,暗潮涌流,不可不防。
特别是奥匈帝国内部的矛盾越演越烈,一旦发生大规模战争,俄国不可能独善其身。
所以,必须加快步伐。
将工业和农业都大幅度提升上去。
这是一个极为严苛的要求,没有几十年时间都很难发展得起来。
因此,斯托雷平提出了一个想法。
“我们需要破而后立。”
“如何破?”玛利亚双眼一亮,立即追问道。
“将整个国家的运行模式都破坏掉,然后以新的模式进行经营。”
说完后,斯托雷平又突然间陷入长久的沉默。
这已经是最常见的沉默,每逢提出建议,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计算。
俄国的领土面积很大,人口众多,而且内部民族多且杂乱,民族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所以,改革的每一步行动,都必然会伤害某一方利益。
沉思熟虑是必不可缺的。
“殿下,您听说过马尔萨斯这个人吗?”
长久的沉默过后,斯托雷平突然间问了这么一个问题。
尽管不明白这位教授为什么会说出这么一个人名,但玛利亚还是知道这一号人物。
但凡进行过系统式经济学学习的人知道马尔萨斯定律,也因为这条定律从而知道他本人。
可是,为什么要提这么一号人物?
似是看出玛利亚的疑惑,斯托雷平抚了抚自己的小胡子,笑道。
“马尔萨斯定律殿下也应该看过吧。”
玛利亚点了点头。
“是的,一条近乎冷酷的道极致的经济学定律。”
人口火暴炸这一理论真是从马尔萨斯所提出的《人口原理》中首先被提出。
他认为,人口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而生活资源只能按照算术级数增长,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导致饥荒、战争和疾病的出现。
他在《人口原理》一书中呼吁政府果断采取措施,遏制人口出生率。
只不过,他倾向于用道德限制等手段来控制人口增长,而且他所针对的人口目标是劳动群众和贫困阶级。
贵族老爷们不在其遏制要求里面。
区别对待的最大原因是因为,马尔萨斯本身就是一名贵族,从东印度公司学院毕业。
自然而然的,也就会有如此双标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