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变故让玛利亚联想到潜伏在奥斯曼境内的马卡洛夫。
在他的鼓动之下,被压迫的奥斯曼国民觉醒了反抗思想。
恐怕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让这场苏丹叛乱迟迟没有发生。
那么,这来自奥斯曼那边的使者,会与此事有关吗?
轰隆——
惊雷奏响。
思绪,跃至了顶峰。
“捷尔任斯基同志,请立即备马,我们要赶赴高加索三号据点。”
“是!”
……
一直以来,奥斯曼帝国和俄国都是世仇。
双方之间的恩怨,都要从公元1453年开始说起。
这一年,就算在过了一千年前,也不会有人忘记。
先是不陷之城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然后是东罗马帝国的灭亡与奥斯曼帝国的建立。
划分整个欧洲历史的时代,从这一年开始。
罗马灭亡了。
但是,也正因为东罗马帝国的灭亡,让更多的国家走上历史舞台。
他们纷纷宣称,自己就是罗马正统。
在这里面,俄罗斯也是其中之一。
只不过那个时候还不是俄罗斯帝国,而是叫做莫斯科公国。
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三世就娶了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
那个时候的伊凡三世也同样信仰着罗马正教的东正教,因此,这个北方国度就经常以罗马帝国的正统继承者自居。
相对于某个‘神圣罗马帝国’而言,这个莫斯科公国反而更有正统性。
‘沙皇’这个称呼,正是来自于罗马帝国‘凯撒’的音译。
既然是‘罗马正统’,那么,收回失地千年古都君士坦丁堡,自然也是他们的终极目标。
只不过,那个时候的莫斯科公国太弱,奥斯曼帝国又太强大了,所以并不能造成任何威胁。
直到强大之后,才敢与奥斯曼帝国开战。
连续好几次俄土战争,俄罗斯帝国便稳住了脚跟,同时也让斯拉夫民族主义越来越强。
这个时代的民族主义与未来二十一世纪的民族主义完全不同。
这个时代的民族主义更充满侵略性。
所以,玛利亚一直认为,这个时代的民族问题一旦被无限放大,那么,全世界都会走入毁灭的边缘。
这话绝无言过。
由于各国之间都无法把握完全碾压对手,无论是法国、英国亦或是德国都是如此。
因此大国之间处于微妙的平衡,小国之间则冲突不断,流血不止。
矛盾最为突出的一个点,就是巴尔干半岛。
巴尔干问题不单让奥斯曼帝国难以招架,更是让俄国吃尽红利。
这份红利,同样也帮助了察里津的发展。
蹭了一波红利玛利亚并不会就此满足。
但万万没想到,高加索地区这边,居然会出现一个‘惊喜’。
没有过多的准备,也没有带着太多的护卫。
在走出这座还在运行中的工业城市之后,身穿黑色皮衣的玛利亚,立即跳上马背。
伴随着工业内的滚滚浓烟,二人二马,朝着高加索地区,火速奔去。
路上,突然间下去的大雨。
伴随着大风,似是子弹一般,打落在二人身上。
高加索平原内,由于没有任何遮挡物,这使得这场夹带着雨粒的大风,更加凶猛。
迎接着风雨的击打,玛利亚心中做出了一个决策。
回去之后,一定要在这条路段修建一条铁轨,要不然再遇上这样的天气,真的要命。
只见玛利亚头也不回地往前拱,身为部下的捷尔任斯基自然也会紧跟在后。
尽管由约瑟夫所率领的
但是,为了缩短与玛利亚见面的距离,约瑟夫亲自带着这个被擒下的人,来到了这个三号据点。
这处据点是设立在高加索四周的据点之一。
原本是用来藏放物资,可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在给玛利亚写信的时候,约瑟夫就特意表明此处位置。
本以为,玛利亚会选择
毕竟,外面的天气正刮着风雨。
却没想到,玛利亚冒着风雨就来到了此处据点。
对上暗号后,负责把守在外的士兵同志立即推开暗门。
伴随着‘叮铃叮铃’的风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