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之。
可就算是这样,俄国对黑海依旧是有着强烈的欲望。
胸怀野心的尼古拉二世自然会想尽一切办法将其重新夺回来。
因此,他不会放弃奥斯曼帝国。
反观玛利亚这边,也同样是有着自己的打算在里面。
人民公社与亚美尼亚gcd得到了来自察里津这边的大量援助。
这些援助对于他们而言可谓是雪中送炭。
但就算是这样,相对于青年土耳其党政府与苏丹哈米德二世的武装力量而言,还是过于弱小。
弱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在他们成立之初,便已经转入地下,以游击战为主。
在她与约瑟夫所策划的奥斯曼反抗战争,必然是以当地人民为主要力量。
但是,在应对奥斯曼内部力量就已经十分吃力的情况下,若是再让巴尔干半岛的火焰再燃烧起来,恐怕会影响到那里的人民公社与亚美尼亚gcd。
这是玛利亚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因此,这场晚宴,无论是尼古拉二世亦或是玛利亚,都不会让自己的小弟占到任何便宜。
这就是现实,这就是政治。
就算你是我们的小弟,若是触碰到我们留在那里的根,那就不可能给予他们帮助。
只不过公开表明也不合适,身为沙皇的尼古拉二世更不能够做出任何伤害盟友的事情。
因为这会影响到自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恐怕就是这个原因,玛利亚才会成为他的参谋。
做得好就是尼古拉二世教导有方的功劳,毕竟是自己的女儿。
可如果做得不好,伤及到盟友小弟们的感情,那就自己的女儿玛利亚太过于年轻,处事不妥,与自己毫无关系。
所以将玛利亚带过来,对于尼古拉二世而言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对于玛利亚而言,也是一个可以从侧面维护土耳其红色势力的方向。
但这仅限于俄国这边的利益。
至于德国那边?
事实上,还没前往德国之前,玛利亚就与高层干部们讨论商议过。
德国人究竟想做什么……
答案很简单,他们想获得资源。
在威廉二世还没登基之前,俾斯麦就曾经说过一句话。
‘现在的德国已经到了极限,若想继续往上发展,必须以侵略的方式进行,而那将会把德国拖入万劫不复之地。’
在未来的历史结局来看,俾斯麦这句话确实很准。
他不单言中了一战,更是言中了二战之后的结局。
也正因如此,被称之为‘铁血宰相’的俾斯麦,却是反对以战争的方式来维护德国。
现实政治成为了他用来保护德国的最强手段。
可惜,自从威廉二世登基之后,已经稳定且步入列强之一的德国不再甘心保持现状。
事实上有这样野心的国家并不只有德国,俄国也是如此,只不过俄国的整体实力不足,以至于在亚洲战场上失利。
而如今来自巴尔干半岛的冲突与危机,事实上就是双方的利益问题。
德国确实在发展海军,试图以此来撼动英国的绝对海权。
但现在的英国实力过于强大,所以玛利亚与约瑟夫分析认为,德国的战略方针事实上并不只有海上,还有陆上。
陆上如何发展?向南修建通过巴尔干进入安纳托利亚半岛的铁路。
这条铁路必须跨越土耳其,从而进入亚洲。
一开始这只是推测而已,但自从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宣布对奥斯曼帝国进行增兵支援之后,他们所推断出来的德国战略,已经得到了验证。
那就是走欧亚大陆,以此进行陆权上的发展战略。
这样的发展必然会与俄国发生利益上的冲突,因此巴尔干半岛将会成为最为混乱且无法理清的地方。
因为在这小小的半岛地区里面,不单只有民族冲突与小国之间的利益冲突,更是会混杂着德国与俄国之间的较量。
更有甚者,代理人战争也可能会在此处发生。
当然,奥匈帝国也必然会被牵扯进来。
玛利亚瞥了一眼坐在德皇右侧的奥匈帝国代表,此时的他正无奈地举起酒杯。
很显然他发现了这一点。
因为在巴尔干半岛问题之前,就是俄国与奥匈帝国的波斯尼亚危机。
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