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的兵力分散,奥斯曼帝国的兵力也同样做出了分兵决策。
三十五万人里面,十万人拦截在南多布罗加,把邓尼金的
二十万人对塞保联军发起进攻。
其余五万最为精良的部队留守在后,以作预备军。
这是兴登堡的学生所给出的战略方针。
只不过,这名学生组委顾问,他的权限只能给出建议,军队的部署则需要通过奥斯曼帝国指挥官负责。
一开始,这名指挥官很听从德国顾问的建议,每一次军事部署都能起到十分有效的战绩成果。
可是,随着胜利越来越多,奥斯曼指挥官飘了,甚至对德国军事顾问有些阳奉阴违。
特别是针对俄国援军的事情。
“他们,必将从鲁塞登岸!”
这名德国军事顾问如此说道。
“我们必须派遣更多的人去鲁塞进行防守,否则南多布罗加那边会遭到俄国人的夹击!”
鲁塞是哪里,这位奥斯曼指挥官自然清楚。
那是如今保加利亚北部的城市,同时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
相传该城市是从新石器时代的聚落发展而来。
在罗马皇帝韦帕芗统治时期,鲁塞成为了码头和城堡,用以渡河或者抵御阿瓦尔人和斯拉夫人的入侵。
只不过,在十四世纪末时期,保加利亚被奥斯曼帝国给吞并之后,为了应付越加激烈的俄土战争,此处逐渐被改建成核心堡垒,防御性能越来越强。
可后来保加利亚又独立了。
为了要彰显对俄国的忠诚,鲁塞城内的防御撤下许多,若非罗马尼亚这棵墙头草在此,恐怕保加利亚都不愿意在这里设防。
只不过面对德国军事顾问的要求,奥斯曼指挥官不乐意了。
现在是指挥还是我指挥?现在你是老大还是我是老大?
顿时间便不理这德国顾问。
这可把对方给急坏了,连哄带劝,可算是让他派出些许军队过去把守鲁塞。
在奥斯曼指挥官的认知中,只需要严防河边,并且架设机枪大炮,俄军一旦渡河便可以半渡拦截。
加上请报上确实显示了俄国援军正往南多布罗加前进,这就更加坚定这名奥斯曼指挥官的想法。
德国军事顾问表示自己麻了,只能尽可能减少损失,给南多布罗加进行堑壕部署,同时也祈求俄国援军的指挥官都是愣头青吧。
事实上大部分军官都比较愣头青。
以邓尼金为首的俄国传统军官,决定通过南多布罗加,进行防线突破。
只不过因为奥斯曼军队拥有了德国所支援过来的各种火炮,着实是把邓尼金给难住了。
看到这种情况后,这名德国军事顾问松了一口气。
或许,俄国那边的军官,确实不怎么行。
却没想到,他所担心的鲁塞,此时此刻正遭遇到强烈攻击。
深夜……
死一般的宁静,与黑暗融为一体。
一切都显得如何的安静,就连同伴呼吸声都可以听见。
可就在下一秒,天空突然间炸开了一枚信号弹。
紧接着便是震耳欲聋的火炮声,从多瑙河对岸出现。
在这些守军还没反应过来之前,从天而降的火炮直接炸落在这座堡垒上。
率先被点名轰炸的,正是碉堡位置。
由于是晚上,这些守军处于戒备性最低的时候。
忽然而来的攻击顿时间把这些守军给完全打蠢了。
对岸更是响起冲锋时的口哨声。
可是,这里隔着一条多瑙河,他们要怎么发起冲锋?
一些士兵冒着生命危险,在被炸开的城墙上探头看去,只见无数艘亮起了火把的临时船只,正朝着这边冲来。
直到船只靠近鲁塞港口三十米时,火炮停息了。
但因为被炸得太过于突然,这些守军愣神了十分钟后才反应过来,立即拉响警报。
还未等他们拉响警报,城市内突然间冒出了一大群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出现的俄军。
这些俄军迅速占领堡垒内的各个主要地方,速度极快,而且从四面八方而来,仿佛四面八方都是他们的人。
负责防守这里的军官当即明白一个道理。
他们白给了。
眼见打不过了,奥斯曼军官立即举起白旗,宣布投降。
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