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手上的俄军俘虏。
天理循环,理应如此。
“关起来!”
一名俄国军官如此叫到。
他们全数被关押在城堡附近的俘虏营内。
虽然说这是俘虏营,但奇怪的是,这些俄国军官并没有去虐待或者把人拉出去处决。
相反,还将他们的食物分了一部分给他们。
到了晚上,还有一些军官在这里巡逻,并且问他们有没有遭到虐待。
奇怪……好奇怪。
所有人都面面相觑,他们不清楚这些斯拉夫人究竟有什么目的。
事出反常必有妖,所有人都不敢说话,只是默默地低着头。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们所吃的食物并没有毒,也没有什么恶心的玩意在里面。
相反,那是十分正规的军粮。
但这些军粮大部分都是出自他们奥军。
很显然,对方是把这些他们原本粮食给带过来。
只不过每一次粮食发送都会有严格规定的分量,不会吃饱甚至会有点小饿,但即使如此,对于他们而言已经是天大的好处。
更让这些被俘虏的奥军感到不解的是,每天下午都会被勒令出来嗮嗮太阳,或是给他们讲课。
听说,这些家伙叫政委?
好奇怪的军职。
所有人都不理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打败并且俘虏他们的军队,真的是沙俄军队吗?
当然,碍于俄军的恶劣名声,所有人都不敢乱动,他们深怕这是俄军的某些阴谋诡计。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下去。
俘虏该有的监禁和监视肯定会有,但寻常俘虏会遭到的辱骂与殴打行为,则一次都没出现。
这种情况不单奥军感到不解,就连负责鲁塞这边防御的
一些军官向伏罗希洛夫请教道。
“我们为什么要如此优待这些战俘?”
伏罗希洛夫耐着心进行解释。
“因为对付敌军的战术并不只有残忍和暴戾,还有心理上的瓦解。”
他如此回答着,可是心里面也同样有些迷惑。
这种战术真的可行吗?
事实上这句解释并不是伏罗希洛夫自己悟出来。
就在玛利亚把这些俘虏带过来并且提出自己从建设红一红二以来对待战俘的要求时,伏罗希洛夫也提出过这样的疑问。
为什么要这样子对待俘虏?
玛利亚给出的回答很简单。
‘对敌人进行心理上的瓦解。’
杀俘很容易造成一种情况,那就是对方的拼死反抗。
一旦杀俘的事情被敌军知道,只要敌军指挥官不是傻子,都会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大规模宣传。
这种宣传可以有效地减少己方军队的逃亡和投降,同时也能稳定己方军心,因为他们知道,无论是被俘虏亦或是投降,迎接他们的都会是极为残酷的虐待和死亡。
唯有奋死一搏,才能有生存的机会。
这就是玛利亚所需要避免的情况。
然后就是奥军内部的待遇问题。
事实上奥军内的待遇很差,差得几乎没有人性。
俄军士兵是出了名的灰色牲口,打起仗来指挥官不会把自己的士兵当人来看。
奥斯曼的军队稍微好点,但那是以前的事情。
自从奥斯曼进行了现代化军事改革之后,不单是土耳其人要参军,就连一些其他异族或者异教徒也同样要进行兵役。
如此一来,奥斯曼军队内的成分越加复杂,指挥起来更是出现过如同奥匈帝国那种一军几种语言的奇葩情况出现。
因此奥斯曼军队内部十分混乱,在恩维尔帕夏等军人执掌政权后,更是对非本族士兵施加压力。
这就导致不少军队内部问题多得难以处理。
‘在这里当兵,那就是屁股里插吸管——嘬(作)屎(死)啊。’
无数奥军如此形容,可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因为当今时代里面很多国家都是如此。
所以就算比俄军好,也只是稍微好点而已,毕竟大家都是对他们的士兵不当人看。
然后就是分化这些士兵的战斗意志。
在敌军营地里被优化对待,可回去自己军营后又被恶劣对待。
如此一来,他们的厌战情绪就会不断加重,甚至给身边的人不断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