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经历过战争,立下了功劳,最后被沙皇赐封军官职务。
在那个时代,他们的父辈或者父辈都是一等一的猛男,但这并不能代表如今的后代都是如此。
就以自己所看到的为例子,邓尼金亲眼看到一些军官,稍微有一些擦伤就开始怨天怨地。
他们不单要吃得好,穿得好,还得有侍从在身边跟着。
幸亏这种娇生惯养的贵族军官只是来这里蹭一个军功,并没有掌握多少权力。
要不然,在进攻南多布罗加防线时,恐怕几轮冲锋就已经无力再战了。
至于底层士兵,与其说他们的士兵,不如说他们就是一群披着军装拿着枪的农民工人。
没有经过多少正规的军事知识教育。
唯一教会他们的,仅仅是如何给自己的枪械填装子弹和如何瞄准扣扳机。
其余更加专业的事情,几乎没有。
毕竟这些士兵的作用,不是在冲锋的路上就是死在冲锋的路上。
经过一场激烈的争斗后,他们巴尔干方面军突然间又安静了下来。
他们所驻扎的特里亚城是一座十分适合农耕的地区。
他们这十万人分开在几个地方进行驻扎留守,并且在玛利亚所定下的军令下,不允许任何人去打扰城内的居民。
自从玛利亚以军法处置,将那五个扰民的家伙给当众处死之后,便打消了不少士兵和军官的念头。
而且为了确保这些人可以长时间留守,玛利亚做出了几个部署。
一糖果一棍棒,这样的管理手段简单有效,确实可以管住不少人的心。
而这些部署的主要核心项目是挖堑壕和体能训练,至于枪法上的精准度,玛利亚从未有过任何指望。
体能训练很简单,上面的活动项目就能达到效果了。
挖堑壕也同样如此,有地就挖,没地就给我去挖垦农田。
一开始,这一系列工作都很让人感到不解。
挖田一事确实不好推广,最能接受的只有
但学习就不一样了,随着时间的发展,
人类对知识的渴求是无止境的,那是一种天生的人性。
即使是沙俄内的文盲百姓,他们也会对学习知识充满一种人类自古以来的欲望和好奇。
特别是知道自己可以亲自给家里人写信后,更是让无数士兵对学习充满了动力。
即使他们不知道家里人能否看得懂。
但是,能够寄信回去,对于他们而言,比任何事情都要开心。
无关于思想,也无关于意识形态。
这种事情,只不过是来自于一名普通百姓对家人的思念和对平淡生活的追求而已。
尽管他们不是出自察里津内的士兵,在思想觉悟上与
但既然是俄国百姓,同样也是当前为止自己所管辖下的士兵,玛利亚就必须尽自己的责任。
于是乎,巴尔干方面军内顿时间掀起了一阵识字学字的浪潮当中。
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还在争夺地盘,并且磨磨蹭蹭地对埃迪尔内发起进攻时,玛利亚已经以‘只负责防守不负责入侵’为理由,拒绝了对埃迪尔内的进攻战争。
毕竟,根据《巴尔干同盟》条约内容,俄国军队的只要职责是保护巴尔干同盟国家,不被非同盟国家入侵。
但也仅限于保护,里面对‘协助入侵’只字未提。
既然未提,玛利亚对费迪南一世的进攻申请,自然是可以拒绝得理所当然。
而且在此之前,玛利亚就提出过迅速进军,发起强攻。
对方拒绝了,那玛利亚也算是尽力了,并非毫无作为。
如今,巴尔干同盟正集结大军,准备发动进攻。
这支大军分别有希腊、塞尔维亚、黑山、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五国大军加起来共有六十八万人。
既然有这么多人,费迪南一世自然是自信满满,特别是夺取了马其顿和西色雷斯之后,更是秦始皇摸电线,赢麻了。
所以在听见玛利亚拒绝进攻后,他并无过多在意,只是在其他国家代表面前暗示玛利亚的妇人懦弱而已。
对此,玛利亚一笑了之。
趁着巴尔干同盟开始集结物质武器与兵力时,玛利亚还在特里亚城附近种田。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玛利亚才能有这么多时间去影响
这项工作并不轻松,也遇到了不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