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是需要军队之间的指令进行指挥。
如果看不懂军队指令,这支军队基本是调动不起来。
做得最好的国家是英德法三国,奥匈则成为了最典型的反面教材。
尔后就是对军演的开支,玛利亚大手一挥,直接给他们划了一大笔的钱。
开支不是问题,自从那一大笔军火费到来之后,察里津的经济状态暂时得到了缓解。
更重要的是,因为
因为这些订单的原因,加上草屋的烟草税,小钱钱正源源不断地流入进来。
有了这些小钱钱,玛利亚自然会毫不犹豫地进行军队建设。
如果不是有着先知性预知,玛利亚肯定会把这些钱分出更多的资金去建设内部。
教育、科学、卡车新产业、基建等等等等。
这些项目都是高强度耗钱,而且还是长时间消耗。
但是,不久之后就会有大战,如今的玛利亚要将所有资金财富都投入军队建设上进行发展。
只有活下来,你才有资格去谈改革,才有资格去改变世界。
但是这些资金也不能随意乱用。
而且目前为止,距离
这两年时间里面,察里津不可能一直把自己投入到军队建设里面。
内部经济也得进行发展。
如何发展经济成为了察里津内的严重核心问题。
就在他们束手无策之际,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出现了。
弗拉基米尔从德国来到了这里。
272.导师:玛利亚,你得支棱起来
弗拉基米尔的到来,令大部分干部都为之一振。
尽管coвet组织内大部分的干部都是从基层那里提拔出来,但也有一部分干部是来自布尔什维克。
例如托洛茨基,又例如莫洛托夫。
就连约瑟夫也曾经是布尔什维克的一员,当年的他就是收到了弗拉基米尔的任务前来监视玛利亚。
但也因为这个原因,一时间多了一份奇妙的感觉。
前几年约瑟夫还是他的干部,但没想的事约瑟夫在外与玛利亚一同发展,成为了coвet组织的核心主席。
在身份地位上,双方出现了一个落差。
有些布尔什维克干部甚至有些不知所措,他们不知道要如何去处理这里面的问题。
就连约瑟夫也比较头痛。
如果贸然将弗拉基米尔拉到主席位置上,其他干部肯定会不满和不甘心,毕竟coвet组织里面的干部,更多的都是基层干部。
但对于这个问题,玛利亚给出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新职务划分。
又或者说,让弗拉基米尔去当任一个至今为止都没有合适人选的核心职务。
这个职务至关重要,与军事和内政外交平列。
那就是对整座国家的经济调整和大方向的发展。
约瑟夫和托洛茨基二人不用多说,玛利亚在经济法方面也只是停留在理论知识之上,但是要进行实践,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她不是那种开挂的挂壁。
没有突然间出现的系统,也没有震天撼地的超强实力。
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去观察和调控。
玛利亚自认为自己唯一的优势就是身份条件和穿越后的先知性优势。
身份条件毋庸置疑,那就是她的皇室公主身份,确确实实地给她和coвet带来了好处和极强的隐蔽性。
先知性优势给为她带来了一定的行动能力。
但是,真的要让他们去进行经济上的建设,那就很难很难了。
就单纯以察里津的一座城市来看。
城市发展和规模大部分都是又约瑟夫也玛利亚二人负责。
他们确实给城市内部的基建和发展带来了初步的稳定。
但是,他们所能做到的极限就是如此。
农业发展有了起色,工业发展也开始起步。
可是这些起步发展得太慢,与玛利亚所认为的速度完全不符。
如今的察里津正面临各种经济上的问题。
首先是失业人口的飚增,然后是工业发展的短板,再然后是资金上的短缺。
即使因为巴尔干
可是这种赚钱方式终究不是长久。
就跟只卖国内自然资源一样,对一个独立的国家而言,只有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