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决定好了对幸德秋水等日本社会党人进行帮忙,那么他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给予帮忙。
资金方面由玛利亚负责。
那么行动上面呢?
“总不可能派出一支军队过去日本那里吧。”
玛利亚突然间冒出这么一句话。
这句话,立即给了约瑟夫灵感。
“完全可以!”
用烟斗轻轻敲打着桌面,那双眼睛紧紧地盯着被他敲落下来的烟草,一边构思着自己的想法,一边说道。
“我们确实可以让军队混入进去,但应该将军队化整为零。”
化整为零?
玛利亚双眼一亮,她对约瑟夫这个闷脑瓜子感到了惊讶,因为这点子很天马行空。
组织内,约瑟夫、弗拉基米尔和托洛茨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
托洛茨基是典型的激进性格,如若核心权力没有掌控在玛利亚和约瑟夫手上,而是落在他手上,那恐怕是要出事了。
但他的能力也同样出众,无论是理论还是对自己的理论进行实践,都能起到效果。
特别是对长远的局势分析,上辈子他能够被称之为‘先知’,那绝对是有理由的。
弗拉基米尔则是充满了理想色彩的政治家,他可以改变整个国家,让国家走向正轨,但过分理想很容易出现不符合实际的情况出现。
例如对波兰的解放战争。
这场战争就是最典型的理想化。
他认为波兰的无产阶级也会响应他们,从而推翻波兰政府,与他们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只可惜,理想终归是理想,最后hong军兵败华沙。
而约瑟夫是最稳健的领导人,他首先思考的并不是世界革命,而是保存革命火种并且壮大他们的革命力量。
尽管到后面,因为出现各种问题,并且内部分化极其严重,做出了大清洗行为。
但如果没有大清洗的话,恐怕巴巴罗萨一展开,苏联内部就直接涌出一大批投降派了。
到时候别说反攻纳米卒,怕不是连卫国战争都无法打赢。
295.不推翻天皇,不可能改变日本
身为世界五大导师之一的约瑟夫,其功绩毋庸置疑。
但是,约瑟夫的缺点也同样明显。
如果说赫鲁晓夫的治国方针是‘只要不是我的敌人,那就是我的朋友’。
那么,约瑟夫的治国方针则是‘只要不是我的朋友,那就是我的敌人’。
他让苏联走向了伟大,同时也让苏联走向了难以调头的地步。
所以玛利亚一直都认为,约瑟夫很容易走入自己的死胡同,但现在来看,约瑟夫的思想还没有到晚年的那般偏激。
而且,他所提出的‘化整为零’也确实很有想法。
将军队一点点渗透进去,以此方式,然后再隐藏起来。
如今的日本依旧存在着媚外现象。
尽管日俄战争中,沙俄帝国战败了,但沙俄帝国的强大国力,和那时候的威慑性拒绝赔款,依旧深深影响着日本政府和日本人民。
那时候的沙俄帝国还处于十分落后的阶段,更不用说经过斯托雷平改革后,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的现在。
更何况日本人也存在着对欧洲人的脸盲,就像是欧洲人分不清楚亚洲人一样。
所以说,一点点派人过来,也并非不可实现。
带到一个隐蔽的地方之后,一点点囤积力量,然后等待机会。
至于武器弹药的运送也并非什么难题。
玛利亚十分清楚,这个时代的海关常识就是没有常识。
你就算运送一些违禁物品,只要不被发现基本不会有事,这基本杜绝了偷运武器时被发现的可能性。
只不过武器都是长柄,很容易被发现,因此需要最武器进行改造。
对于这一点,捷尔任斯基给出了自己的方案。。
“我们可以将武器进行拆解,然后将零件运送过去,在那边进行武器上的组装。”
这一点很快就得到了约瑟夫和玛利亚的认可。
因为这种方案他们并不是
在扶持奥斯曼帝国内部的人民公社时,为了给他们偷偷运送武器,就曾经试过将武器拆解开来,然后进行运送。
尽管组装时比较麻烦,但确实能起到更加隐蔽的效果。
然后就是子弹上面的运送,这个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