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国情远没有约瑟夫想象中的那般简单。
在约瑟夫表述完自己的想法后,玛利亚也说出自己对日本的看法,和对这场行动的悲叹态度。
其实原因很简单,中华的每一次改朝换代运动,都是改变现有制度或者说是直接换掉原有的统治阶级,旧统治阶级一般都会被清算。
但日本就不同了。
日本历史上大部分运动都不是为了改变现有制度,而且就算是推翻了,其旧阶级统治者都会得到优待,并让各个阶层就其位按其份。
所以,立即推翻天皇统治,这种方式基本是不可能实现。
这就是玛利亚所持有的悲观态度。
但是,这支奇兵却能在某些时候起到关键性作用。
例如对左翼党的支持。
在玛利亚的脑海中,已经浮现出这支奇兵的关键性作用。
一旦他们进行大规模革命战争,日本必然会响应英法,对俄国革命进行干涉。
到那时候,这支奇兵将会成为一把尖刀。
至于要如何让民众对天皇死心,对日本政府完全死心,那就是后续所需要去考虑的问题。
又或者说,那将会成为日本社会民主党所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296.弗拉基米尔的回归
当他们商量好对策之后,就开始准备好策划。
在策划前,还是得将他们的准备告诉给幸德秋水,毕竟日本是他们的国家,要想让日本往最难以想象的道路发展,最主要的力量还是幸德秋水等人。
而且他们所商量出来的对策,到头来只是他们俄国人的对策。
要根据日本国情进行修改和优化,只能由日本社会民主党人去做。
在把幸德秋水拉回来之后,他们便开始把商量出来的对策告诉给了幸德秋水。
如今的日本社会民主党可以说是名存实亡的日本党派了。
也得幸亏他和片山潜撤离得快,要不然对日本社会民主党而言,可谓是毁灭性打击。
尽管现在距离毁灭已经不远了。
既没钱也没人,面对约瑟夫和玛利亚的提出的建议,幸德秋水做出了长久的沉思。
虽说是计划,但身为执行者的幸德秋水,需要好好思考一番。
日本国情十分特别,无论是古代亦或是现在,皆是如此。
如果要对天皇进行突击或者控制,以约瑟夫的方法,只要处理得当,并且对准时机,那么这可能性确实是存在。
当时他们要做的并不是控制天皇,而是推翻天皇。
尽管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引入了各种先进的军事技术和生产技术,但是其管理方法事实上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
实权依旧掌控在他人手上,天皇依旧是神性的代言人。
而日本民众对天皇的崇拜,已经到了根深蒂固的地步。
以约瑟夫的方法去控制天皇,也无法让民众摆脱对天皇的崇拜。
因此,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幸德秋水问出了一个问题。
“有没有办法,让日本民众对天皇的神性产生失望或者抵制?”
这句话立即让约瑟夫和玛利亚都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崇拜并不是贬义词。
如果你所崇拜的对象是一位追求全人类解放的革命者,那么你会以他为目标,不断底往前走,追上他的步伐。
但同样,崇拜也不一定是褒义词。
因为如果你所崇拜的对象是一个暴君,或者是一个昏君,那么你将会成为他实现自己野心的工具。
但崇拜并不是不可破除。
理想的方法,是通过思想觉悟从而摆脱个人崇拜。
这是一种十分理想的方法,只可惜过于理想化,实际操作几乎不可实现。
及时是到了玛利亚上辈子的那个时代,也很难摆脱个人崇拜,更不用说二十世纪初。
至于另外一个方法,则显得更加困难,更加残酷,却又更加有效。
那就是让崇拜者感到失望,破坏崇拜者对自己所崇拜对象的印象和期待。
这种做法并不难实现。
上辈子,玛利亚也曾经生活在一个十分特殊的年代。
那个年代里面,国家内大部分人都受到公知的影响,从而对欧美等国家产生崇拜心理。
崇洋媚外,便是如此。
但随着知识的普及,和欧美国家的各种骚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