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直接的利益关系,无论是外交亦或是内部政治,几乎都不存在与塞尔维亚接触的可能性。
唯一有过些许互动的,只有波茨坦会议和
波茨坦会议内,意大利的态度是分低调,与其说他们与巴尔干诸国交好,不如说他们在跟俄国交好。
至于
因为那个时候的意大利,正对奥斯曼帝国的非洲殖民地发起进攻。
可自从这两件事过去之后,意大利就从未与巴尔干诸国进行接触。
因此,面对这样的战争,意大利当局陷入了迷茫。
究竟是遵从协约,亦或是违反协约。
最后就是俄国的态度。
俄国也同样认为刺杀皇帝这件事太过于极端,但他们只要求惩罚刺杀者和刺杀组织,而非塞尔维亚。
尼古拉二世甚至要求报纸登出自己的态度。
他反对这种刺杀行为,因为俄国就经历过这种事情,所以俄国不会原谅这个极端组织,但俄国也不会让塞尔维亚无缘无故被安上刺君者的帽子。
所以,俄国没有丝毫犹豫地站在了塞尔维亚这边。
同为斯拉夫人,身为老大哥的沙俄帝国必须为自己的小弟站出来。
与此同时,在萨拉热窝发生的
他道出了法国建议,俄国必须时刻准备着动员的可能性,相对而言,法国也同样如此。
一直以来,俄国都是法国的重要盟友,加上塞尔维亚是他的小弟,面对此种要求,尼古拉二世自然是不会去拒绝。
当然,如今的事态还没有开始发酵。
塞尔维亚与奥匈帝国之间,仍在进行着媒体舆论上的口水战。
各国领导人也不过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这样的紧张氛围持续到
这一天,奥地利上空弥漫着厚重的乌云。
滚雷,在乌云内部闪烁着电光。
一名参谋官员快速走过奥地利皇宫的走廊。
沉稳的脚步声回荡在这死一般寂静的走廊上。
一步、一步、一步。
待他来到了皇储寝室门口时,正欲推门的手,停下了。
目光中透露着些许迷茫和担忧。
可是当他想到老皇帝的惨死,那燃烧的怒火又一次抑制不住地涌现出来。
‘摆在我们面前的,将会是一条分叉路口,我们看不见前方的命运,但我们必须做出选择,因为在我们身后,是那历史的滚滚洪流。’
在萨拉热窝爆发的
他的话,深深刺激着这位年轻的参谋。
是的,历史就是一辆永不停息的钢铁列车,而他们是乘坐在列车上的乘客。
每到一个目的地都会有人从列车上下去。
每当有人从列车上下去,车内的环境就会发生变化。
或是合纵连横,又或是权谋战争。
那么这一次又会以何种形式出现?
握着门把的手,轻轻按下,当房门被推开,几名留守在房间内的宫廷御医下意识地看向门口这边。
见到来者后,便从位置上站起来,向他行施一礼。
弗兰茨·斯蒂芬·冯·茨威格。
陆军高级参谋,同时也与康拉德元帅有着家族旁支关系。
此次到来,便是为了探望皇储殿下,并且将这几天的欧洲新闻告知给皇储殿下。
斯蒂芬让房间内的人暂时离开,而他则坐在了斐迪南皇储边上。
一字一句地,将这几天欧洲上的事情都告诉给他。
话语说得很慢,咬字十分清晰。
可是,斐迪南却魔怔了一般,看着窗外。
黑沉的乌云,压在奥地利上空,空气异常沉闷,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斯蒂芬察觉到斐迪南的异常,但他也没有办法。
那颗炸弹的碎片深深没入在斐迪南脑袋里面。
如今的医疗技术根本取不出来,如果要强行去做手术,斐迪南皇储极有可能会死在手术台上。
但似乎是上天的眷顾,那块碎片并没有杀死斐迪南,在萨拉热窝的
然而,在他醒来之后变得十分沉默,有时候会看着一个地方,一看就是几个小时。
这种症状就像是某些精神病患者似的,但只要与斐迪南对视,就不会有这样想法。
那双眼眸变得异常凌厉。
冷色的寒光在眼眸深处流淌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