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所以这
将军们站在了主战这一方,议会官员则坚持议和。
主战派将军认为,国家主权不容侵犯,而且整个塞尔维亚民族都站在他们这边,一旦开战,敌人将会陷入塞尔维亚的人民战争当中。
他们将会拥有源源不断的兵源,绝无后退的战斗意志。
议和派则认为,一旦开战,塞尔维亚将会破产。
无论是经济亦或是内部建设,都会遭到毁灭性打击,至少得需要二十年以上才能够恢复过来。
而且他们还得提防身后的保加利亚。
自从
这份压力,让塞尔维亚芒刺在背。
尽管因为俄国的调和,保加利亚暂时稳定下来。
但谁都不能保证,一旦跟奥匈帝国开战,保加利亚会不会在他们背后捅上一刀。
到那时候,他们将会腹背受敌,民族的坚韧性再强,也难以抵挡枪炮的威力。
霎时间,会议室内响彻了双方的分歧和争执。
就他们的目的性而言,确实都是为了国家利益着想。
主战派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保持民族的高度融合性。
议和派则是从国家的发展去思考,如若发生战争,国家的发展将会停滞,人民生活必然会更加艰难。
这段时间以来,塞尔维亚一直都在进行着各种侵略行为。
尽管这些举动是以危害他人国家的前提下进行,但因为塞尔维亚政府对人民十分主动,因此大部分利益都用在了国家建设上面。
有不少人民受益于塞尔维亚政府的政策。
所以,从国际上看,塞尔维亚确实是侵略性很强,但就国家内部而言,却又对自己的人民十分负责。
这一次也同样如此。
他们需要思考的,绝不能只有战争。
最后彼得一世妥协了。
他决定先示弱,并且配合奥匈帝国。
但即使是决定了示弱,他也不会遵从
斐迪南是一位仁慈的人,这一点即使是塞尔维亚高层也十分清楚。
彼得一世也曾经与斐迪南见过一面,虽说那次见面双方不欢而散,但他对这位年轻人印象深刻。
这一次,他同样相信自己的猜想。
斐迪南会继续保持自己的仁政,只要我们去跟他商讨商讨,绝对可以有回旋的余地。
这一切都还有希望。
但他们做出决定之后,彼得一世便立即向驻奥地利大使发送了一份电报,要求他立即向斐迪南皇帝提出来自塞尔维亚王国的示弱。
他们愿意接纳
这是属于塞尔维亚的诚意,他们不愿意发动大规模战争。
紧接着,他又向斐迪南皇帝那边发送了一份电报。
电报内容十分卑微,他恳求斐迪南皇帝能够再一次对
当这些电报发出去之后,彼得一世整个人都瘫坐在自己位置上。
巴尔干的
无论是子弹亦或是粮食,都在前面两场大战中消耗殆尽。
别说武器了,他们现在就连士兵们的军服都无法配齐。
而且现在的塞尔维亚现役军队不到三万,开战的话,就得重新招募士兵。
摆在他们面前的,将会是最为困难的时刻。
但他还是相信自己的选择,斐迪南皇帝或许还是那位仁慈的年轻人,他不一定会答应战争。
带着这样的想法,彼得一世给自己倒了一杯酒。
醇厚的酒香满意房间。
突然,房门被轻轻推开,他的继承人走入进来,满脸愁容地说出一个担忧点。
那位驻扎在奥地利的大使,如今联系不上了。
而且不单是这位大使,就连外出度假的陆军元帅普特尼克,也一样无法联系。
这个时代的通讯方式并不方便。
初期刚发明的电话之外,就只剩下电报发送。
塞尔维亚里面确实配备了电话,但电话线还没有连通道奥匈帝国境内,更不可能直接连接到陆军元帅普特尼克的度假地点。
为了保证不会出现意外,普特尼克会定期给他们这边发回电报,以保平安。
同时,驻奥地利大使德科维奇也是如此。
在萨拉热窝事件之后,德科维奇就更是每日一报。
可这一次,本应报回来的平安没有出现。
不单是这位驻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