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好几次都错失战机。
如此一来,康拉德准备以大优势兵力进攻还未站稳阵脚的俄军战略想法,遭到了打破。
同一时间,玛利亚命令普开维斯夫将军率领五个师的兵力,带着一百五十五门火炮,增援西南方面军。
由于大兵团作战,最忌讳各种微操,所以玛利亚只给普开维斯夫一个作战战术。
不打正面战场,与
人数上,俄军确实是占据着绝对优势,但这场大战来得太突然,这导致俄军军团节节败退。
看到敌军不断后退,康拉德兴奋之下,命令所有部队突击猛击,追杀败退的俄国溃军。
但因为他们的追击过分深入,导致大部队的侧面疏于防御。
得到了普开维斯夫的五个师协助后,即使
八月十日,
尽管在一开始的时候,
但随着不断后撤,后勤线逐渐缩短,武器弹药的后勤运送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渐渐地,原本还可以快速推进的进攻进度,逐渐地卡在了中间。
侧翼还有
一时间,攻势被打破的奥匈帝国军队,陷入了僵局。
得知此事之后,斐迪南一脸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他与康拉德元帅相处得不多,但对这个人,他还是有不少了解。
固执、多变、刚愎自负。
如果可以的话,他真不想让康拉德去统帅军队。
碍于康拉德自身的军衔和影响力,斐迪南不可能直接把他给撤销了,所以只能将对俄方面军的三十万人交托给他。
‘或许,那只是我的偏见,能够坐在陆军元帅这么长时间,绝对会有他的个人之处。’
斐迪南依旧怀抱着这样的想法,但很显然,康拉德让他失望了。
当然,他也不会心痛这三十万人。
奥匈帝国是一个混杂着各种民族且还没有得到民族融合的拼多多国家。
这一点,已经成为了所有人的共识。
而在奥匈帝国里面,就存在着不少塞尔维亚人和波兰人。
在萨拉热窝事件之后,成为了帝国参谋长的斯蒂芬开始对部队进行整编。
他将大批量的塞尔维亚人和波兰人都融入到对俄方面军里面,由康拉德元帅统帅。
人菜瘾大的康拉德对此并不在意,他甚至认为,自己占据着绝对优势,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平推到彼得格勒。
只可惜康拉德还是被围困了。
事实上这也不能怨他。
将塞尔维亚人和波兰人塞入到对俄方面军里面,其实是斐迪南的要求。
他不会再对这些不属于奥地利维也纳的多余民族有任何怜悯感。
‘他们都是一群贱民,只有为帝国牺牲,才能弥补他们的过错。’
每当他的头痛再一次发作,斐迪南都会变得异常狂躁,即使头痛得到了平复,他的脾气也会逐渐变得激进。
要如何处置国内的塞尔维亚人和波兰人,原本是奥匈帝国的一个大难题。
毕竟现在的奥匈帝国境内,还有不少塞尔维亚人。
但斐迪南解决了。
他的解决方案很简单,派他们出去送死。
在进攻塞尔维亚之前,对俄方面军就已经开始集结。
大量的波兰人和塞尔维亚人被征召入伍,并且快速调动到奥匈帝国的北方,靠近俄奥边界。
由于这个时代的信息通讯十分落后,导致即使塞尔维亚遭到了入侵,留守在北方战线的塞尔维亚人和波兰人都不知晓。
然后,他们成为了临时编制的三十万对俄方面军,并由康拉德元帅统帅,对俄国发起进攻。
这是属于打了一种信息差。
这群塞尔维亚人并不重要。
但至少,也得压榨光他们最后的一点剩余价值。
奥匈帝国的正规军从来都不是这些临时召集而来的部队。
除去帝国内的禁卫军之外,最能体现战力的,王家匈牙利防卫军和帝国国防军。
帝国国防军在以前还有着另外一个称呼,皇室与王家联合军。
这支军队拥有着长久的历史痕迹,同时也是奥匈帝国所器重的利器。
不单要进行外部战争,还需要进行对内部的平乱。
在征兵方面,以奥地利本体民族为主,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还有多民族的强行征服,导致皇室与王家联合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