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要要想进入波兰,除了向罗马尼亚借道之外,就只能横跨维斯瓦河。
这条河流将会成为双方的主要交战战场。
邓尼金将核心主力都集中在这条河流上,五十多门大炮架设后方。
一切都准备就绪,就等待敌军的到来。
紧接着就是奥匈帝国这边的情况。
斯蒂芬的计划并不是打败俄国,而是将俄国的注意力牵扯到自己身上,从而让德国能够专心应付西线战场。
只可惜现在的奥匈帝国缺乏优秀的主帅。
老将中,法国有霞飞,德国有法金汉,俄国有尼古拉大公。
军中新秀里面,法国有贝当,德国有鲁登道夫,俄国有布鲁西洛夫。
反观奥匈帝国,老将是康拉德,但这家伙的能力远不如霞飞、法金汉和尼古拉大公。
军中新秀就更是没有。
斯蒂芬是参谋,他可以制定奥匈帝国的大方向计划,但是让他去率领军队跟别人正面交锋,他自认为自己没有这样的能力。
因此,在拟定计划之后,斯蒂芬只能每日每夜地坐在参谋室内,又或者在电报房内等待着消息。
很快,他所安排的华沙战役开始了。
为了将俄国的注意力从德国身上撤离开来,斯蒂芬出动了三十三个师,三百三十五门大炮,组建起华沙方面军,展开了对华沙的进攻。
负责指挥这次进攻的将军,同样也是一位老将冯弗朗克。
冯·弗朗克在军衔上不如康拉德,能力也略逊一筹。
但奥匈帝国已经无将可用,斯蒂芬只能赌一把,而他的赌局,斐迪南皇帝也认可了。
三十三个师的兵力逐渐靠近华沙。
就在接近维斯瓦河时,已经架设在后方的五十多门大炮猛然开炮。
埋伏在河边的士兵也立即对着河对岸的奥匈帝国士兵开火。
子弹和炮击落在了奥匈军队里面,无数士兵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但很快,他们也反应了过来,并且做出调整并且给予还击。
尽管奥匈帝国的军队来得太快,但维斯瓦河从一开始就已经挖好了堑壕,甚至还浇固了一些固定炮塔。
面对奥匈军队的到来,他们毫不犹豫地进行攻击。
经过十几分钟的混乱过后,华沙方面军的总指挥冯·弗朗克立即指挥军队,隔着这条维斯瓦河与敌军进行交火。
然后,他命令火炮开始架设,对河对岸的敌人进行炮击。
在邓尼金的炮击结束之后,便轮到了奥匈帝国的炮击,而且是更加大规模的集团性炮击。
炮火如暴风骤雨般轰袭而来。
越过维斯瓦河的瞬间,下一刻,河对岸被火炮点亮。
无数泥土被炮弹炸上了天,一条条泥柱冲天而起,混杂着不知道是鲜血亦或是什么东西,在阳光照射下反射出一种猩红的色泽。
随后在重力的影响下,洒落在所有人的头顶上。
一些倒霉鬼甚至会被从天而降的胳膊内脏等东西给砸晕在地。
这样的事情布满了整个维斯瓦河的岸边。
炮击了三十分钟过后,邓尼金的军队陷入了短暂的晃神期。
而这,正是奥匈帝国的最佳机会。
“历史告诉我们,哈布斯堡王朝是不可战胜的!”
“为了我们的人民而战,为了皇帝而战,为了伟大的奥匈帝国而战!”
“杀光所有野蛮的俄国斯拉夫人!”
“进攻!!!”
哔——!!
进口口哨瞬间响起,数之不尽的奥匈帝国士兵,纷纷从地上爬了起来。
他们高声呼喊,朝着天空咆哮,向河对岸的俄军发起了冲锋。
‘这将会是一场残酷的战争,远胜于巴尔干。’
玛利亚的话语,从邓尼金脑海中浮现出来。
大脑的晕眩,让他一时间难以回过神来。
原本就呆在战场后方的他,被一枚炮弹跟震倒在地,当他起来之后,才听到那铺天盖地的冲锋声。
奥匈帝国发起了冲锋。
由于早就知道要渡河作战,所以奥匈帝国在进军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大量的木筏。
而且要渡过这条河,还有两条桥梁,在发起冲锋的那一刻,士兵便分成两批展开进攻。
刚从炮击震撼中恢复过来的俄军,立即展开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