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三千人正随着叛乱的展开,规模一点点扩大。
而且为了应和这场进攻华沙的战争,这位总指挥更是给了毕苏斯基的波兰独立军一大批军火武器。
当然,即使没有波兰人对毕苏斯基的支持,现在的沙俄帝国军队,也同样处于人民战争当中。
留给奥匈帝国的选择只剩下一个,那就是以强攻的方式,尽快攻入华沙,与里面的波兰革命党人里应外合。
但
他们顽强地抵抗住奥匈的好几次大规模进攻,维斯瓦河已经堆满了尸体,原本清澈的河流,被鲜血染得一片猩红。
如今,侧翼也遭到了进攻。
他推测进攻自己侧翼的军队不可能太多,绝不超过三万人,所以他决定派出五万人防守侧翼。
事实上,玛利亚所率领的部队确实不多。
这支负责进攻侧翼的部队只有一万多名步兵和五千多名骑兵。
一万五打五万人,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玛利亚对此深信不疑,所以她需要赌一把。
赌奥匈帝国的行动能力和内部的协调能力。
“这是一场豪赌。”
在进军之时,她对身边的参谋说道。
但既然是豪赌,就必须全力以赴,绝不能后退,任何一步都不行。
很显然,这场豪赌的胜率接近一百。
在奥匈总指挥做出军队上的调整时,因为语言不通,加上翻译官得了痢疾,导致无法精准传达最高指挥官的军事指令。
原本是用来防守侧翼的军队,有接近三万的人都被错误指令调转到后方。
至于来到了侧翼进行支援的两万人,也因为其内部民族矛盾的原因,发生了内讧,以至于组织不起两万人应有的战斗力。
在玛利亚的军队攻入这两万多人的侧翼时,在接近到几乎不到一千米的距离,他们这才反应过来。
然而,一千米的距离并不遥远。
吹响口哨,数个营的步兵朝着他们发起冲锋。
唯一的一个骑兵师也朝着他们侧翼包抄而来。
顿时间,奥匈帝国的侧翼战线一败涂地。
所有人都在撤退,奥军军官压根就指挥不动自己的士兵。
乱糟糟的军队互相踩踏,更有甚者直接丢下武器就往后逃命。
这般情况下,即使那走错路的三万名奥匈士兵能够回来,也无济于事。
如此一来,原本一方面倒的奥匈军队,陷入了僵局。
奥匈总指挥唯一的依靠只剩下了毕苏斯基那边,但缺乏重火力的波兰独立军压根就不是俄军的对手。
伴随着
而且西南方面军也随着围困的成功,正逐渐蚕食着奥匈帝国的军队。
战况可谓是大好一片。
但很快,噩耗传来。
东普鲁士的坦能堡战役,俄军大败,俄军战死人数在15万人左右,有十四万人被俘虏。
打赢他们的德国将领,正是兴登堡和鲁登道夫。
317.红一方面军,加入高加索战场
坦能堡之战,让俄军损失惨重。
西北方面军一共由两个集团军组成,人数大概在五十万左右,火炮接近一千门。
尽管
而且在战争初期,
压路机一般的俄军,给当时的德军带来了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那时候负责防守东普鲁士的指挥官正是冯·普里特维茨。
他率先崩溃,并且要求放弃东普鲁士。
这样的想法很快就被小毛奇给制止了,并且将冯·普里特维茨给强行退休,换来的,是兴登堡与鲁登道夫。
这个时间段的兴登堡并没有退休,而是一直留守在奥斯曼帝国境内,负责为他们的军队和军官进行培养。
在战术上,兴登堡并不一定比鲁登道夫厉害,甚至可以说,他的战术只停留在最常规的阵地防守战中。
然而,他对内部管理与战略方针十分擅长。
内部管理中,他成功让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得到了重新整编。
武器装备和军队纪律,在这一刻得到了的大幅度提升。
而且兴登堡还要求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做好战争准备。
为了这个准备,奥斯曼军队几乎都会进行训练和军事演习,无论是山地战亦或是平原战还说说攻坚战,无一例外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变。
在奥斯曼军队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