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进行组装。
目前,他们准备对亚美尼亚方面军配置十门88炮,其余的仍需要一点点运送过来。
然后就是其他重要物资。
在高加索山区生活了这么久时间,约瑟夫对这个地区最为熟悉。
所以他不单要求配置更多武器,更要带多点棉衣。
在得知这个情况之后,弗拉基米尔动用所有人力物力,开始大规模制造棉衣,只为能够迅速运送到前线战士身边。
就在亚美尼亚方面军开始调运过来时,奥斯曼帝国也正朝着亚美尼亚进发。
得知此事的亚美尼亚政府,已经组建起各种防御工事。
首先是在前线处挖出纵深五公里的堑壕,堑壕以弧形的方式把后方给包裹起来。
但很可惜,他们缺乏火炮,但至少还有不少迫击炮。
为了确保火力上的足够,迫击炮都被安排在前线。
他们唯一的一座88炮,已经通过混泥土加固,形成了一个固定且防御性极佳的炮台。
人民公社的军队被整编成
亚美尼亚军队被整编成
武器弹药目前为止还算充足。
但亚美尼亚当局头脑还是十分清楚,他们知道单凭自己的能力不可能战胜得了奥斯曼帝国的军队。
因此,他们的唯一任务就是坚守。
等待来自察里津的援军到来。
八月三十日,清晨的黎明缓缓升起。
随之而来的,是轰鸣的炮响。
战争开始了。
在这场战争展开的一瞬间,率先反应过来的是亚美尼亚
他们通过堑壕不断阻止敌人的冲锋。
火炮的震慑让整片大地都颤抖起来。
无数士兵源源不断地往战场上赶去,奥斯曼帝国的攻势也没有半点停息的迹象。
然而,缺乏机枪的阵地压根就抵挡不住奥斯曼帝国的进攻。
无数阵地在短时间内惨遭占领,亚美尼亚共和国的军队也无法形成有效的反击,一时间,五公里纵深的防御阵地,已经沦陷了两公里。
但很快,负责后续作战的人民公社
相对于亚美尼亚共和国的军队,人民公社的士兵战斗力更强。
他们以小队的形式进行作战,每一个小队相距不会超过二十米。
这条五公里深的堑壕原本就是他们人民公社挖的,所以在熟悉程度上,他们远在亚美尼亚人之上。
错综复杂的堑壕道路,让士兵们能够神出鬼没地出现在每一个地方,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原本还能快速推进的奥斯曼帝国军队,在面对人民公社这个老对手之后,仿佛一拳打在棉花上,压根就出不了力。
于是,双方在
但恩维尔帕夏从来都没想过强攻如此大规模的堑壕地区。
能够攻入进去自然是好,但就算如此也要消耗巨大的兵力。
他们的目的是高加索地区,而非亚美尼亚,所以如果将大部分兵力都消耗在亚美尼亚,对他而言得不偿失。
负责给他提供战术支援的是一名德国参谋,名叫冯·特里斯。
他给恩维尔帕夏提供了一份战术。
在地理上,亚美尼亚不单与奥斯曼帝国接壤,更是与格鲁吉亚接壤。
如果强攻堑壕,损失过大并不划算,所以德国参谋冯·特里斯给出一个战术建议。
向格鲁吉亚借道,然后以此为跳板进攻亚美尼亚的北方战线。
“如果格鲁吉亚不答应借道呢?”恩维尔帕夏忍不住问道。
“那就强攻格鲁吉亚,即使到后面在高加索地区陷入僵局,也能够将格鲁吉亚改造成我们的补给站。”
经过短暂的思考,恩维尔帕夏被说服了。
他决定先从格鲁吉亚发出通牒,要求他们提供借道。
这份通牒很快就落在了格鲁吉亚国王手上。
他心急如焚地展开会议,将国家内的重要官员都召集进来。
首先提出的一个问题是,要不要借道。
一开始,大部分官员都认为应该借道。
格鲁吉亚的军事力量很弱,他们的军队不到一万人,更不用说他们的武器还停留在十九世纪。
如果跟奥斯曼帝国开战,他们不可能取胜,甚至会因为惹怒恩维尔帕夏而遭到毁灭性打击。
就在国王快要被说服时,一名来自北方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