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服了尼古拉二世。
于是在十月中旬,大量的征兵军官往顿河而去。
一大批哥萨克人被征召入伍,他们成为了沙俄帝国军队中的一员。
玛利亚的
当然这二十万的士兵战斗力,并不能与英德法三国比较。
而且
华沙城内的兵工厂并不足以维持
这些反抗势力与社会主义革命党完全不同。
他们是完完全全的民族主义者,只要你是俄国人,无论你是什么类型的人,又是有着何等信仰,对他们而言都是敌人。
即使是波兰社会党人,也开始偏向于右翼的毕苏斯基阵营。
所以整个波兰都不是铁板一块。
玛利亚不单要面对德奥两方面的压力,还有波兰境内的右翼势力。
在地下行动方面,这些右翼势力的力量压根就渗透不进
为了确保
与此同时,她也开始在
他们只会存在于当前的
当一切都尘埃落定之后,
但现在的
抓捕所有右翼分子,并且将他们给关押起来。
特殊情况决不能心慈手软,如果有时间的话,她或许会尽可能地通过少代价的方法去改变波兰。
但现在不一样。
大敌当前,你却在我后方搞破坏。
当然玛利亚已经强令要求,不能实行任何暴力和虐待行为,新的监狱也必须保证正常伙食。
一些违抗命令的士兵立即遭到逮捕,并且公开审判。
因为影响太大,所有的士兵和军官都明白,玛利亚是铁了心实行非血腥控制措施,因此士兵们只能加多点人手进行看管。
至于内部的右翼组织,也正一点点地遭到玛利亚的打破。
如今的契卡并不是由玛利亚负责,而是交给了捷尔任斯基,但再怎么说玛利亚也是契卡的创始人之一。
在情报侦查与反侦查方面,她算是略懂一二。
凭借这‘略懂一二’,
但即使如此,因为有毕苏斯基这个大本营在,加上奥匈帝国特意给毕苏斯基提供各种武装和物资。
如今的波兰独立军,正逐渐强大起来。
即使是出兵围剿,他们也会得到奥匈军队的保护。
所以玛利亚已经下达指令,死守南方战线,而非进攻。
从军事层面考虑,过度进攻只会让自己的兵力严重分散。
从个人意愿考虑,她也不愿意对这群只想独立的波兰人民进行大规模镇压。
如果不是战况紧迫,她恐怕都不会实行这样的政策。
现在的
首先是地理位置。
波兰位于俄国、德国和奥匈帝国之间,可谓是被三个庞大国家给完全夹在中间。
然后就是波兰地貌多为平原,属于是易攻难守的地形。
留守在波兰境内的只有玛利亚的
她需要时刻提防着奥匈帝国和德国,还要处理波兰内部的右翼分子,实在是有些分身乏术。
但幸亏的是,德国如今的主力部队都在西线,根据当前情报分析,德国并没有在东线投入战争的打算。
奥匈帝国也会如此,他们正在对喀尔巴阡防线进行布防,而且他们的帝国国防军本来就只有四十个师左右,人数上确实不多。
按理说,现在的波兰确实无战事。
风平浪静的,甚至有点小和平的感觉。
但这种感觉却让玛利亚毛骨悚然。
“现在的波兰给了我一种暴风雨前夕的宁静,我很担忧。”
在某次会议中,玛利亚如此地向着自己的三位副将说道。
她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特别是来自彼得格勒的总指挥部的对德进攻战略。
这份战略就更让玛利亚感到担忧。
她有预感,这个战略是失败的,而且会引起更加大规模的混乱问题。
玛利亚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削弱俄国,而是削弱罗曼诺夫王朝的影响力和民心。
只要民心毁了,影响力负数了,那么他们就能揭竿而起。
但她不希望太削弱俄国,毕竟无论是她亦或是弗拉基米尔等同志都十分清楚,现在的沙俄士兵,到头来也只是俄国的百姓。
因此,她必须在一个平衡点上进行衡量与调控。
大型战略她不可能控制得了,因为那是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