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直到现在,双方军队加起来也只有四十万多一点。
所有人都累了,他们再也没有战斗力。
若是不撤退,恐怕会出现哗变或者投降的事情发生。
而如今的德军仍在追击,恐怕不久之后就会追到布列斯特。
毕竟布列斯特距离华沙只有百来公里远。
这片地区确实有不少防御性堡垒,可是在德军的火炮之下,堡垒的作用几乎为零。
波兰已经丢失了,如果连这里也失守了,他们就要往俄国的明斯克省撤去。
明斯克城依靠在曼河边上,如果德国人还要追击,玛利亚将会在这里进行阻击。
因为那边有两条与基辅连接的铁路,资源补给将可以从基辅那边不断获取。
但如果可以守住布列斯特,那就最好不过了。
如果说波兰是俄国对西欧的‘出海口’,那么布列斯特就是俄国的城门。
即使在未来沙俄会被取代,但如果还能保留布列斯特,对他们而言也是好处大过坏处。
况且布列斯特原本就是一座军事要塞城市,在此留守最合适不过了。
昏暗的天空,依旧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浓烟,仿佛从战场上凝聚而成的硝烟。
半个月后,德国人来了。
按照玛利亚的安排,
而就在这时,天空上传来了巨大的轰鸣声。
一辆体积庞大的轰炸机,从俄国的大后方出现。
它掠过了布列斯特上空,紧接着如同怪物一般,翱翔到德军头顶上。
紧接着,轰炸机上的各种炸药从空中抛落,直勾勾地掉落在德军阵地上。
刹那间,德军内部发生了巨大爆炸。
在抛完炸弹之后,轰炸机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在他们上空继续盘旋,凭借上面的大口径机枪不断对底下的敌军进行扫射。
无数德军惨死在轰炸机的机枪上。
尽管只有一架轰炸机,但其带来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德军内部很快就出现了混乱。
他们从未想到过,工业实力如此落后的俄国,居然会有轰炸机这种可怕的空中怪物。
负责指挥这次进攻的德国军官立即停下进攻。
事实上,他们只是先头部队,仍有更多的军队留在后方。
由于不久前的大雨,加上这里的地实在是太烂了,导致他们的大炮在运送时遇到了各种困难。
他们这支先头部队能够率先到达,主要是因为轻装上阵,连大炮都没带,只有手榴弹的他们压根打不出什么优势。
在俄军出动了重型轰炸机情况下,凭借他们这些先头部队,自然只剩下送薯条的份。
无奈之下他只能停止进攻,并且将这份消息告知给了大后方的兴登堡。
得知此事之后,兴登堡便下达指令,让部队留守华沙,不需要再往前进攻了。
命令传达到先头部队这里来,他遵守了指令,命令部队开始后撤。
亲眼目睹德军后撤,玛利亚一开始还怀疑这里面是不是有诈,但随着时间的一点点流逝,加上斥候的情报反馈,她这才算是肯定了德军真的在后撤。
莫非他们西线战场又出什么幺蛾子了?
玛利亚心中不禁起了一个疑惑。
德军那边确实出现了问题,但并非西线,而是他们高层内部。
“他要求我们去大规模牵制俄军,那该死的混蛋。”
兴登堡将手上的一份电报摔落在桌面上,刚回来的鲁登道夫连一口茶都没来得及喝,就被兴登堡这暴脾气给吓了一跳。
这老爷子又给谁气到了。
待鲁登道夫将这份电报拿起来看时,一切都恍然大悟了。
能够把兴登堡气成这样的人,除了法金汉之外还有谁?
法金汉要求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拖住俄军的
在理论上来讲,兴登堡的军队确实可以拖住他们,但这是要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
无论是炮弹亦或是人员伤亡都是极其惨重的。
这种做法无异于是要削弱自己的实力和声望。
因为,一旦他在战场上陷入僵局,并且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导致大量士兵伤亡,这必将会让自己的军队声望受到严重打击。
兴登堡看穿了法金汉的意图。
他想削弱自己。
如今,以马肯森为首的南方军团,正势如破竹地攻陷戈尔利